草貝母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土貝母(《云南中草藥選》),山慈菇(《天津醫(yī)學通訊》(10):16~22,1971)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麗江山慈姑的鱗莖。
【植物形態(tài)】麗江山慈姑
多年生草本,高約20厘米。鱗莖圓球形,徑約1厘米,外皮褐色。莖單一,入土部分白色,出土部分帶紫色。葉線形,長約15厘米,寬約0.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成鞘狀,有平行縱向葉脈。花紫色,徑1.5~2厘米,花序總狀,有2~3花。花被裂片6,分離;雄蕊6,花藥內向。蒴果長圓形,寬約7毫米。花期夏季。
生于山坡草地或松林下。分布云南、西藏等地。
【采集】夏、秋采挖。
【化學成分】鱗莖、莖、葉、種子含秋水仙堿、β-光秋水仙堿、角秋水仙堿、N-甲酰-N-去乙酰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
【性味】《云南中草藥選》:"苦,溫,有毒。"
【功用主治】平喘、止咳、鎮(zhèn)痛、抗癌。治支氣管炎,哮喘,乳癌,鼻咽癌。
《云南中草藥選》:"散寒,平喘,止咳化痰。治氣管炎,哮喘。研粉,每用1~2分,兌適量蜂蜜蒸服。"
【臨床應用】治療乳癌
山慈菇及其生物堿制劑:㈠山慈菇粉:用山慈菇鱗莖部分研粉,每包0.5克,每次1包,日服4次,總量40~50克為一療程。㈡爭光81注射液:每支含秋水仙堿1毫克,每次2支,用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稀釋后行靜脈滴注,每日1次,總量40~60毫克為一療程。㈢爭光81-甲片:由秋水仙堿的衍生物即秋水仙酰胺制成,每片含秋水仙酰胺2.5毫克,每次2片,每日4次,總量400~500毫克,療效與"爭光81"同,而副作用大減。㈣爭光81-甲注射液:每支含秋水仙酰胺10毫克。每次1支,注射方法與爭光81注射液同,總量250~800毫克。應用上述4種制劑治療61例,56例見到不同程度的縮小,有效率為86.1%;其中5例腫塊消失,17例縮小到原體積的一半以上。其中由爭光81注射液治療的47例,有效率為93.6%,顯效42.5%。用藥途徑以靜脈滴注效果較好。
爭光81多在用藥15~20毫克時出現副作用,80%的患者出現食欲不振、腹脹、大便秘結等癥狀,70%的病人產生無力及關節(jié)疼痛,30%的病人有心悸、手指發(fā)麻,5%的病人體溫升高。停藥2~3天后癥狀逐漸消失(亦可根據臨床癥狀辨證服用中藥以減輕癥狀),再繼續(xù)用藥時副作用產生較遲較輕。爭光81-甲注射液用至100毫克以上時,有40%的病人出現輕度食欲不振,乏力,心悸等癥狀;用藥至300毫克以上可出現脫發(fā)。口服爭光81-甲片僅見輕度食欲不振,口服山慈菇粉可產生輕度惡心,或大便次敷增多.應用山慈菇及其生物堿制劑后,少數患者白細胞下降,但停藥1周后恢復,無1例因此而中斷治療者。對肝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未發(fā)現藥物損害,但有3例用藥后出現糖尿,其原因待研究。
【中毒】山慈菇含有大量的秋水仙堿,內服后在體內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堿,有劇毒,對消化系、泌尿系均產生嚴重的刺激癥狀,對神經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產生上行性麻痹,如累及膈肌則引起呼吸運動障礙。嚴重者可產生水與電解質平衡紊亂,引起低氯、低鉀、堿中毒或酸中毒,出現不同程度的休克癥狀,甚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秋水仙堿24小時體內總量不得超過6毫克,其致死量約為20~20毫克。若經搶救脫險者,后期仍可出現骨髓造血功能障礙,白細胞下降。急救時以對癥處理、防治各種并發(fā)癥為原則,即洗胃、導瀉、輸液、調整電解質平衡、抗休克、給氧等。后期則以促細胞生長藥物為主,可望恢復。因其中毒癥狀與阿托品作用類似,故阿托品以不用為妥。
草貝母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草貝母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土貝母(《云南中草藥選》),山慈菇(《天津醫(yī)學通訊》(10):16~22,1971)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麗江山慈姑的鱗莖。 【植物形態(tài)】麗江山慈姑 多年生草本,...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糙葉樹
糙葉樹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牛筋樹。 【來源】為榆科植物糙葉樹的根皮及樹皮。 【植物形態(tài)】糙葉樹 落葉喬...
-
藏紅花
藏紅花 (《綱目拾遺》) 【異名】撒法即(《醫(yī)林集要》)。 【來源】為鳶尾科植物番紅花花柱的上部及柱頭。 【植物形態(tài)】番...
-
草柏枝
草柏枝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玄參種植物草柏枝的根。 【植物形態(tài)】草柏枝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0~16厘米。...
-
糙蘇
糙蘇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山蘇子(《內蒙古中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糙蘇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態(tài)】糙蘇...
-
蒺藜苗
蒺藜苗 (《綱目》) 【異名】蒺藜蔓(《千金翼方》)。 【來源】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莖葉。植物形態(tài)詳"刺蒺藜"條。 【化學成...
-
白郎花
白郎花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橡樹科植物峨眉椴的根皮。 【植物形態(tài)】峨眉椴 落葉喬木,高約10米。芽卵形,芽鱗銳...
-
海藻
海藻 (《本經》) 【異名】蔣(《爾雅》),落首(《本經》),海蘿(《爾雅》郭璞注),藫(《別錄》),烏菜(《羅源縣志》),海帶...
-
瓣蕊唐松草
瓣蕊唐松草 (《河北中藥手冊》) 【異名】花唐松草、馬尾黃連、腎葉唐松草(《河北中藥手冊》)。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瓣...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糙葉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