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葉鐵線蕨
(《貴州草藥》)
【異名】巖虱子(《貴州草藥》),有尾鐵線蕨、過山龍(《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鐵線蕨科植物鞭葉鐵線蕨的全草。
【植物形態】鞭葉鐵線蕨
多年生草本,高15~36厘米。根狀莖直立,頂部有深栗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紙質,兩面有疏的多細胞長硬毛;葉柄栗色,有密毛,葉軸偶有疏毛;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0~30厘米,寬2~4厘米,下部一回羽狀,葉軸頂部通常延伸成鞭狀,頂端著地生根;羽片為對開式的斜長方形或近三角形,僅上緣深裂成許多狹的裂片;葉脈扇形分叉。孢子囊群生于由裂片頂部變質反折的囊群蓋下面;囊群蓋腎形至圓腎形,略有毛。
生林下或山谷石縫。分布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苦微甘,平。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選方】①治水腫:巖虱子二兩,煨水服。
②治乳癰,黃水瘡:巖虱子研末敷患處。(性味以下出《貴州草藥》)
鞭葉鐵線蕨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鞭葉鐵線蕨 (《貴州草藥》) 【異名】巖虱子(《貴州草藥》),有尾鐵線蕨、過山龍(《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鐵線蕨科植物鞭葉鐵線蕨的全草。 【植物形態】鞭葉鐵線蕨 多年生草本...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蓽茇
蓽茇 (《開寶本草》) 【異名】蓽撥(《唐本草》),蓽撥梨、阿梨訶吔(《酉陽雜俎》),椹圣(侯寧極《藥譜》),蛤蔞(《赤雅》...
-
萆粟
萆粟 (《本經》) 【異名】百枝(《吳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論》),赤節(《別錄》),白菝葜(《日華子本草》),粉萆粟...
-
蓖麻根
蓖麻根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根,植物形態詳"蓖麻子"條。 【化學成分】根含反癸烯-2-三炔...
-
蓖麻葉
蓖麻葉 (《唐本草》)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葉,植物形態詳"蓖麻子"條。 【藥材】干燥葉片大多破碎皺縮,完整者呈...
-
井底泥
井底泥 (《本草經集注》) 【異名】井底沙(《證類本草》)。 【來源】為淤積在井底的灰黑色泥土。 【性味】寒。 ①《證類本...
-
鵝不食草
鵝不食草 (《食性本草》) 【異名】食胡荽(《品匯精要》),野園荽(《瀕湖集簡方》),雞腸草(《綱目》),鵝不食(《生草藥性...
-
漢中防己
漢中防己RadixAristolochiaeHeterophyllae (英)YellowmouthDutchmanspipeRoot 【別名】防己、青木香。 【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異葉馬兜鈴...
-
金納香
金納香 (《四川常用中草藥》) 【異名】牛虱子。 【來源】為椴樹科植物長鉤刺蒴麻的根和葉。 【植物形態】長鉤刺蒴麻 落...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蓽茇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