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蘇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山蘇子(《內蒙古中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糙蘇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態】糙蘇
多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根長,紅褐色,圓錐形或紡錘形。莖直立,四棱形。單葉對生,闊卵圓形,長5~10厘米,寬4~8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有粗毛或星狀毛;葉柄長2~6厘米。輪傘花序;苞片披針形咸狹披針形;萼筒長約1厘米,先端有5個刺狀齒;花冠白色或粉紅色,2唇形,長于萼筒,喉部之上密布多數白色茸毛或星狀毛,上唇2裂,拱曲,下唇3裂,外面密生茸毛;雄蕊4;花柱單一,柱頭2裂。小堅果卵圓形。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地林中、林邊灌叢中、河岸、山谷。分布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內蒙古、陜西、甘肅、寧夏、湖北、四川、云南、山東、江蘇、安徽、廣東等地。
【采集】春、秋采挖,去凈泥土,曬干。
【化學成分】本品含黃酮甙類、氨基酸、甾體類、揮發油、糖類。及鞣質等,種子含油20.34%。
【性味】澀,平。
【功用主治】清熱消腫。治瘡癰腫毒。
【選方】治無名腫毒:糙蘇三棧,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內蒙古中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感冒
用糙蘇全草制成醇浸膏片內服,每次1.2~2.4克,每日3次,兒童酌減;或制成沖劑,日服2次,每次7.5克。觀察100例,結果75例于48小時內主要癥狀(發熱,頭痛、全身酸痛、鼻塞、咽喉痛)消失或改善,一般在服藥后4~8小時癥狀即漸減輕,2~3天內便可治愈。但對體溫在38.5℃以上的重癥患者,退熱作用較差。認為本品有清熱解毒作用,如與紅旱蓮(湖南連翹)組成復方治療,可提高療效。
糙蘇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糙蘇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山蘇子(《內蒙古中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糙蘇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態】糙蘇 多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根長,紅褐色,圓錐形或紡錘形。莖直...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補血草
補血草 (《新疆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白花丹科植物西伯利亞補血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西伯利亞補血草,又名:大葉...
-
草果藥
草果藥 (《滇南本草》) 【異名】野姜、獨葉臺、四合紅、草果(《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姜科植物草果藥的果實。 【植...
-
布狗尾
布狗尾 (《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土狗尾(《嶺南采藥錄》),長穗貍尾草,兔狗尾(《嶺南草藥志》),貓公樹(廣州...
-
布荊
布荊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異名】五指疳、五指風、山紫荊(《廣西藥植名錄》),梅哈忍(傣名)。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
-
姜葉三七
姜葉三七 (《廣西中草藥》) 【異名】姜七、內消子、土三七、打不死。 【來源】為姜科植物姜葉三七的根莖。 【植物形態】...
-
見血清
見血清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異名】立地好(《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毛慈姑、巖芋(《浙扛民間常用草藥》),黑蘭、矮...
-
荷苞花根
荷苞花根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異名】紅苓世(《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謐桐的根。植物形態詳荷苞...
-
芭蕉根
芭蕉根 (《日華子本草》) 【異名】芭蕉頭(《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莖。 【植物形態】芭蕉(《漢書...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補血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