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蕊唐松草
(《河北中藥手冊》)
【異名】花唐松草、馬尾黃連、腎葉唐松草(《河北中藥手冊》)。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瓣蕊唐松草的根。
【植物形態】瓣蕊唐松草
多年生草本,無毛。莖高20~50厘米,分枝。3~4回3出復葉;小葉倒卵形、近圓形或菱形,長3~12毫米,寬2~25毫米,3淺裂至3深裂,裂片卵形或倒卵形,全緣,脈平或微隆起;上面綠色,下面微帶粉白色,有短柄。復單歧聚傘花序傘房狀;花梗長0.5~2.8厘米;花直徑1~2厘米;萼片4,白色,卵形,長3~5毫米,早落;無花瓣;雄蕊多數,長5~12毫米,花絲倒披針形,比花藥寬;心皮4~13,花柱短,柱頭狹橢圓形。瘦果卵形,長4~6毫米,縱肋明顯,宿存花柱直,長約1毫米。
生于山坡灌叢和林緣草地中,分布四川、青海、甘肅、陜西、河南、安徽、山西、河北、內蒙古和東北等地。
【采集】秋季采挖,去凈泥土,鮮用或曬干。
【化學成分】根含少量小檗堿。
【性味】《河北中藥手冊》:"性寒,味苦。"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治赤白痢疾,癰腫瘡癤,浸淫瘡。
①《河北中藥手冊》:"治滲出性皮炎。"
②《寧夏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選方】①治紅白痢疾:馬尾黃連三錢,馬齒莧五錢。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②治癰腫瘡癤:馬尾黃連三錢,蒲公英一兩。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③治滲出性皮炎(浸淫瘡):瓣蕊唐松草焙干研末,取適量,撒布患處;或與松花粉各等分同用。如撒后患處于燥起裂,可用香油調敷。(《河北中藥手冊》)
瓣蕊唐松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瓣蕊唐松草 (《河北中藥手冊》) 【異名】花唐松草、馬尾黃連、腎葉唐松草(《河北中藥手冊》)。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瓣蕊唐松草的根。 【植物形態】瓣蕊唐松草 多年生草本,無毛。莖高...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半支蓮
半支蓮 (《江西民間草藥》) 【異名】松葉牡丹(《植物學大辭典》),金絲杜鵑(《中國植物圖鑒》),佛甲草、打砍不死、萬年...
-
蚌粉
蚌粉 (《日華子本草》) 【異名】蚌蛤灰(《千金方》),蜃灰(《綱目》),蚌殼粉(《本草述》),蚌殼灰(《中國醫學大辭典》...
-
柏樹果
柏樹果 (《四川中藥志》) 【異名】柏樹子(《分類草藥性》),香柏樹子(《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實。...
-
百藥煎
百藥煎 (《本草蒙筌》) 【來源】為五倍子同茶葉等經發酵制成的塊狀物。 【制法】將五倍子搗碎,研末過篩,每斤加入茶葉...
-
尖尾風
尖尾風 (《本草求原》) 【異名】尖尾峰、起瘋曬(《生草藥性備要》),趕風曬、趕風帥(《本草求原》),赤藥子(《植物名實圖...
-
玄參
【中文名】玄參(《本經》) 【類別】根類 【異名】重臺(《本經》),鬼藏、正馬、鹿腸、端、玄臺(《吳普本草》),咸(《別錄...
-
金櫻花
金櫻花 (《日華子本草》)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花朵。植物形態詳"金櫻子"條。 【性味】酸,平。 ①《日華子本草...
-
接骨木花
接骨木花 (《國藥提要》)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花,植物形態詳"接骨木"條。 【采集】4~5月采收整個花序。加熱后...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半支蓮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