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油
(《普濟方》)
【來源】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種仁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態詳胡桃仁條。
【功用主治】治絳蟲,疥癬,凍瘡,?耳。
①《綱目拾遺》:補火。
②《現代實用中藥》:緩下劑,能驅絳蟲;外用于皮膚病,疥癬,凍瘡,腋臭等。
【用法與用量】內服:燉溫,3~6錢。外用:滴耳或涂搽患部。
【選方】①治傷耳成瘡出汁者:胡桃,杵取油納入。(《普濟方》)
④治耳疳:核桃仁,研爛,擰油去渣,得油一錢,兌冰片二分:每用少許,滴于耳內。(《醫宗金鑒》滴耳油)
胡桃油
(《普濟方》)
【來源】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種仁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態詳胡桃仁條。
【功用主治】治絳蟲,疥癬,凍瘡,?耳。
①《綱目拾遺》:補火。
②《現代實用中藥》:緩下劑,能驅絳蟲;外用于皮膚病,疥癬,凍瘡,腋臭等。
【用法與用量】內服:燉溫,3~6錢。外用:滴耳或涂搽患部。
【選方】①治傷耳成瘡出汁者:胡桃,杵取油納入。(《普濟方》)
④治耳疳:核桃仁,研爛,擰油去渣,得油一錢,兌冰片二分:每用少許,滴于耳內。(《醫宗金鑒》滴耳油)
芭蕉油 (《日華子本草》) 【異名】芭蕉汁(《衛生雜興》),芭蕉樹水(《中級醫刊》(5):57,1959)。 【來源】為芭蕉科植物芭蕉...
竹鼠子油 【來源】為竹鼠科動物竹鼠的脂肪油。動物形態詳"竹鼠肉"條。 【性味】味淡甘,性平。 【功用主治】解毒排膿,...
鳶油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鷹科動物鳶的脂肪油。動物形態詳"鳶腳爪"條。 【功用主治】鳶油和煙油,搽癩子。...
油茶根皮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根皮,植物形態詳"茶子心"條。 【采集】全年可采,...
柳葉 (《本經》)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垂柳的葉。植物形態詳"柳枝"條。 【采集】春,夏采收。 【化學成分】含4.93%鞣質(干...
豹骨 (《醫林纂要》) 【來源】為貓科動物豹的骨胳。 【動物形態】豹,又名:程(《莊子》),失刺孫(《夢溪筆淡》),金錢豹...
砂仁殼 (《中藥志》) 【異名】砂殼(《飲片新參》)。 【來源】為姜科植物陽春砂或縮砂的果殼。植物形態詳"砂仁"條。 【藥...
唐古特馬尿泡 (《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異名】馬尿泡、羊尿泡(《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唐傳尕保(藏名)。 【來源】為茄...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