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與沖擊》(JournalofVibrationandShock)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振動工程學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振動工程學會主辦的學術性期刊。《振動與沖擊》創辦于1982年。據2018年6月《振動與沖擊》編輯部官網顯示,《振動與沖擊》第八屆編委會擁有編委108人。據2018年6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振動與沖擊》共出版文獻11103篇,總被下載2131967次、總被引98362次、(2017版)復合影響因子為1.224、(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73。據2018年6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振動與沖擊》載文量為9574,被引量為66502,下載量為629973,2015年影響因子為0.9。
振動與沖擊資料歷史沿革
1982年,《振動與沖擊》創刊,為季刊。
2005年,《振動與沖擊》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07年,《振動與沖擊》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012年,《振動與沖擊》由月刊改為半月刊。
2014年,該刊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的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振動與沖擊》內容包括結構動力分析、模態分析、參數識別、隨機振動、非線性振動、振動控制、轉子動力學、結構動力學、結構動力穩定性、減振、隔振、抗沖擊、噪聲防治、環境試驗、模擬技術、測試技術、信號處理、計算機軟件工程、消聲器材等方面的論文和短文。
《振動與沖擊》主要欄目有“論文”、“綜述”、“研究簡報”、“試驗研究”、“工程應用”、“振動園地”等。
人員編制
據2018年6月《振動與沖擊》編輯部官網顯示,《振動與沖擊》第八屆編委會擁有編委108人。
職位
姓名
編委
丁千丁康上官文斌于德介支旭東方秦方之楚
王志偉王樹林馮輔周盧文波盧芳云白鴻柏龍源
任偉新任革學劉杰劉厚林劉濟科劉錦陽華宏星
孫慶鴻朱錫朱石堅朱宏平朱繼梅畢傳興湯寶平
許金余贠超邢譽峰余嶺冷永剛宋志剛應懷樵張午
張方張雷張森文李夕兵李天勻李玉龍李宏男
李志農李春祥李鴻光楊世錫楊紹普楊炳淵楊智春
楊德慶沈惠申芮筱亭邱志平陸啟韶陸秋海陳力
陳龍陳進陳璞陳力奮陳小偉陳天寧陳立群陳克安
陳國平陳建軍陳洪凱陳章位陳雪峰周云周岱
周福霖孟光易偉建歐進萍練繼建鄭萬泔姚熊亮
姜萬錄惲偉君洪鐘瑜胡時勝饒柱石唐文勇夏禾
徐鑒徐少華涂亞慶袁慎芳郭亞顧明高德高金吉
曹登慶梅雪松龔興龍程軍圣蔣偉康蔣志剛謝壯
寧樓文娟裘進浩褚福磊雷正保雷勇軍廖廣蘭
翟婉明
主要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6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振動與沖擊》共出版文獻11103篇。
據2018年6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振動與沖擊》載文量為9574。
收錄情況
《振動與沖擊》被中國科技論文、美國Ei-Compendex數據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物理學文獻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萬方數據系統科技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6月24日中國知網顯示,《振動與沖擊》總被下載2131967次、總被引98362次、(2017版)復合影響因子為1.224、(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73。
據2018年6月2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振動與沖擊》被引量為66502,下載量為629973;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影響因子為0.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名第1263名。
獲得榮譽
《振動與沖擊》獲中國科協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振動與沖擊》19篇論文入選“2014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
《振動與沖擊》雜志2012年-2016年被中國學術期刊電子雜志社、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與清華大學圖書館評為“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文化傳統
辦刊理念
《振動與沖擊》反映和交流中國力學、航空、航天、造船、車輛、機械、建筑、水利、電力、礦山、化工、冶金、儀器儀表、海洋工程、輕工、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振動、沖擊和噪聲方面成果及經驗。反映中國振動與沖擊工程領域的新成就、新理論、新方法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
形象標識
《振動與沖擊》形象標識由振動與沖擊與英文名稱組成。
振動與沖擊
領導團隊
歷任領導
第一屆主編:胡海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