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綿毛馬兜鈴
【類別】:全草類
【英文名】:WoolyDutchmanspipeHerb
【別名】:尋骨風、黃木香、毛香、猴耳草。
【來源/處方】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綿毛馬兜鈴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的干燥全草。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干燥。
【植物形態】 多年生纏繞草本,全株密被黃白色綿毛。根莖細圓柱形,橫生,有多數須根。葉互生,卵賀狀心形,長寬幾相等,3~8cm,先端短尖,全緣;葉柄長2~5cm。花單生于葉腋,花梗近中部具1葉狀苞片;花被彎曲成煙斗形,頂端3裂,帶紫色;雄蕊6,貼生于花柱體周圍;子房下位,6室。蒴果圓柱形,沿背縫線具有寬翅,黑褐色,6瓣裂。花期6~8月,果期9~10。
生于山坡草叢和溝旁路邊。主產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河南、陜西亦產。
【性狀】 本品根莖呈細圓柱形,多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2~0.5cm;表面棕黃色,有細縱紋及節,節處有須根,有的有芽痕;質韌,斷面黃白色,有放射狀紋理。莖細長,淡綠色,密被白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5~3cm,葉片灰綠色;皺縮,展平后呈卵圓形或卵狀心形,先端鈍圓或短尖,基部心形,兩面密被白柔毛,下表面更多,全緣,脈網狀。氣微香,味苦而辛。
【鑒別】(1)本品莖的橫切面:表皮細胞類方形,外壁稍突出,被角質層;多細胞非腺毛甚多。皮層較窄。中柱鞘纖維6~10余列連接成環帶,壁木化。維管束6~8個,大小不等。韌皮部細胞皺縮。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類圓形,直徑17~72μm。髓部明顯。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并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30ml,浸漬過夜,濾過。取濾液5ml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再加2%間二硝基苯的乙醇溶液與10%氫氧化鉀的乙醇溶液各1ml,加熱2分鐘,顯血紅色。
【化學成分】 含馬兜鈴酸A、D(aristolochicacidA、D)、馬兜鈴內酰胺、香草酸、尿囊素(allantoin)、揮發油等。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切段、干燥。
【性味】辛、苦、平。
【功能與主治】祛風、活絡、止痛。用于風濕痹痛,關節酸痛。
【用法與用量】9~15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綿毛馬兜鈴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中文名】:綿毛馬兜鈴 【類別】:全草類 【英文名】:WoolyDutchmanspipeHerb 【別名】:尋骨風、黃木香、毛香、猴耳草。 【來源/處方】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綿毛馬兜鈴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的...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牡蒿
牡蒿 (《別錄》) 【異名】蔚(《詩經》),牡鞘(《毛詩傳》),齊頭蒿(《唐本草》),水辣菜(《救荒本草》),布菜、鐵菜子(《...
-
牡丹三七
牡丹三七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華艾麻草的根。 【植物形態】華艾麻草 多年生草本。塊根紡錘狀。...
-
棉花
棉花 (《綱目》)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草棉等種子上的棉毛。 【植物形態】草棉(《升庵集》),又名:古終藤(《南越志》...
-
牡丹藤
牡丹藤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木通花、大葉鐵線蓮(《經濟植物手冊》),草本女萎、草牡丹(《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
苦荬菜
苦荬菜 (《嘉祐本草》) 【異名】盤兒草(《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苦荬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苦荬菜 多年生...
-
苦竹根
苦竹根 (《食療本草》)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根莖。植物形態詳"苦竹葉"條。 【功用主治】《食療本草》:"大下心肺...
-
芨芨草
芨芨草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枳芨草(《內蒙古中草藥》),枳機草、席箕草(《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為...
-
赤車使者
赤車使者 (《雷公炮炙論》) 【異名】小錦枝(《雷公炮炙論》),半邊山、半邊傘、到老嫩(《貴州民間藥物》),細水麻葉、石...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牡蒿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