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荬菜
(《嘉祐本草》)
【異名】盤兒草(《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苦荬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苦荬菜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含乳汁。莖直立,無毛,上部分枝。基生葉倒卵狀披針形或匙形,長5~10厘米,寬2~4厘米,先端鈍圓,邊緣羽形分裂,有時為琴狀羽裂,有不規則尖鋸齒;莖生葉無柄,基部耳狀。頭狀花序長約5毫米,多數集成聚傘花序;花冠長6~8毫米,舌狀,黃色,花舌長4~6毫米,有5齒。瘦果成熟時暗褐色,冠毛白色。
生于低山的山坡、路旁草地。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采集】春季采收,陰干或鮮用。
【性味】苦,涼。
①《嘉釣本草》:"冷,無毒。"
②《陜西中草藥》:"苦,涼。"
【功用主治】治肺癰,乳癰,血淋,癤腫,跌打損傷。
①《嘉釣本草》:"治面目黃,強力止困,敷蛇蟲咬。又汁敷療腫,即根出。"
②《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消腫。治無名腫毒,乳癰,癤腫。
③《溫嶺縣藥物資源名錄》:"清涼解毒,消癰散結。治毒蛇咬傷,肺癰,癤腫,跌打損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乳癰:先在大椎旁開二寸處,用三棱針挑出血,用火罐撥后,再以苦荬菜、蒲公英、紫花地丁,共搗爛,敷患處。(《陜西中草藥》)
②治血淋尿血:苦荬菜一把。酒、水各半,煎服。(《針灸資生經》)
苦荬菜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苦荬菜 (《嘉祐本草》) 【異名】盤兒草(《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苦荬菜的全草。 【植物形態】苦荬菜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含乳汁。莖直立,無毛,上部分枝。基生葉倒...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栝樓
栝樓 (《本經》) 【異名】果裸(《詩經》),王菩(《呂氏春秋》),地樓(《本經》),澤巨、澤冶(《吳普本草》),王白(《廣雅...
-
蘭石草
蘭石草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巴雅雜瓦(藏名)。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蘭石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蘭石草 矮小草...
-
苦木
【中文名】:苦木 【類別】:木類 【英文名】:IndianQuassiawoodTwingandLeaf 【別名】:土樗子、苦皮樹、苦膽木、熊膽樹。 【來...
-
蘭香草
蘭香草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婆絨花(《植物名實圖考》),獨腳求、石母草(《嶺南采藥錄》),走馬風(《嶺南大學校園...
-
紅花綠絨蒿
紅花綠絨蒿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異名】阿柏幾麻魯(藏名)。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紅花綠絨蒿的花莖及果實。 【植...
-
芡實葉
芡實葉 (《綱目》) 【異名】雞頭盤(《本草圖經》),刺荷葉(《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芡實的葉。植物...
-
海松子
海松子 (《開寶本草》) 【異名】松子(《海藥本草》),松子仁(《本草衍義》),新羅松子(《綱目》)。 【來源】為松科植物紅...
-
臭牡丹
臭牡丹 (《綱目拾遺》) 【異名】大紅袍、臭八寶(《植物名實圖考》),矮童子(《分類草藥性》),大紅花(《貴州民間方藥集》...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栝樓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