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綱目》)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草棉等種子上的棉毛。
【植物形態】草棉(《升庵集》),又名:古終藤(《南越志》)。
一年生草本或亞灌木,高1~1.5米。莖強健,少分枝,嫩枝和葉均有毛,后變光滑。葉互生,3~7掌狀分裂,深不及中部,裂片狀三角形,先端漸尖,基部收縮或稍有重疊。苞片圓形或闊心臟形,通常長與寬相等或寬略大于長,邊緣具6~9深齒裂,齒長為闊的3倍或稍長。花萼杯狀,5淺裂;花瓣5片,黃色,中心淡紫色;雄蕊多數,花絲連合成圓筒包圍花柱,自基部至頂端均著生花藥;子房5室,花柱棒狀,柱頭先端并合,很少分裂。蒴果圓球形,先端突出如嘴,光滑或具細凹點或少數油腺點,通常3~4裂。種子被有兩層毛,一層長棉毛及一層短茸毛,少數僅具一層長棉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棉花根),外果皮(棉花殼)、種子(棉花子)及種子的脂肪油(棉子油)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此外,尚有樹棉、陸地棉、海島棉等種子上的棉毛亦供藥用。
【采集】秋季采收。
【化學成分】草棉種子毛含纖維素91%,蠟和脂肪0.4%,細胞內容物0.6%。樹棉嫩葉含組胺113微克/克,新鮮苞含組胺6微克/克。
【性味】《綱目》:"甘,溫,無毒。"
【功用主治】止血。治吐血,下血,血崩,金瘡出血。
①《綱目》:"治血崩,金瘡,燒灰用。"
②《藥性考》:"燒灰止血,敷凍瘃。"
【用法與用量】內服:煅存性入散劑。外用:燒灰撒。
【選方】①治吐血、下血:棉花(燒灰)、枳殼、麝香。米飲下。(《本草求原》)
②治崩血:棉花、血余灰,百草霜、棕灰、蓮花心、當歸、茅花、紅花,泥包(燒)存性,加麝(香),酒下。(《本草求原》)
棉花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棉花 (《綱目》)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草棉等種子上的棉毛。 【植物形態】草棉(《升庵集》),又名:古終藤(《南越志》)。 一年生草本或亞灌木,高1~1.5米。莖強健,少分枝,嫩枝和葉均有...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牡丹藤
牡丹藤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木通花、大葉鐵線蓮(《經濟植物手冊》),草本女萎、草牡丹(《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
面筋
面筋 (寧原《食鑒本草》) 【來源】為小麥面和麩皮入水揉洗后所獲得的膠粘狀物質。 【性味】甘,涼。 ①寧原《食鑒本草》...
-
綿藤
綿藤 (《貴州草藥》) 【異名】麻妹條(《貴州草藥》),來阿片(苗名)。 【來源】為衛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的根。 【植物形態...
-
棉子油
棉子油 (《綱目》)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種子所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態詳"棉花"條。 【化學成分】種子油中含亞...
-
麥刺藤葉
麥刺藤葉 (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 【異名】雞勾札。 【來源】為豆科植物含羞草葉黃檀的葉。 【植物形態】含羞...
-
槐膠
槐膠 (《嘉祐本草》) 【來源】為豆科植物槐的樹脂。植物形態詳"槐花"條。 【性味】《綱目》:"苦,寒,無毒。" 【歸經】...
-
豉汁
豉汁 (《本草拾遺》) 【來源】為淡豆豉加入椒、姜、鹽等的加工制成品。 【制法】《綱目》:"用好豉三斗。清麻油熬令煙斷...
-
白楊枝
白楊枝 (《綱目》)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樹枝。植物形態詳白楊樹皮條。 【功用主治】《綱目》:消腹痛,治吻瘡。...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牡丹藤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