櫓罟子
(《綱目》)
【異名】露兜子(《嶺外代答》),?波羅(《嶺南采藥錄》),假菠蘿(《生草藥手冊》),山波羅(《嶺南草藥志》),野菠蘿(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露兜樹科植物露兜樹的核果。
【植物形態(tài)】露兜樹,又名:路兜勒(《生草藥性備要》),龍般?、朗古(《本草求原》),?角、蘆劍、榮蘭(《嶺南采藥錄》),林投、林茶、綠股、?魯、山腎古。
灌木或小喬木,直立,分枝多,具氣生支柱根。葉聚集于枝頂,革質(zhì),線狀披針形,長可達(dá)1.5米,寬3~5厘米,先端長尾狀漸尖,葉緣和葉背中肋有銳刺,刺端向前。雌雄異株;花白色,密集呈肉穗狀花序,頂生;花無花被;雄花序稍側(cè)垂,具濃郁香味,長約50厘米,佛焰苞片披針形,雄蕊多數(shù),成點狀簇生,花絲部分合生,很長,花藥線形,頂端有芒;雌花心皮集生成群,子房2室,有胚珠1,近基生。聚合果橢圓形或球狀橢圓形,長可達(dá)20厘米,由50~70或更多的核果組合而成。核果長4~6厘米,成熟時黃紅色,倒圓錐形稍有棱角。種子小,有肉質(zhì)胚乳和微小的胚。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于海邊地區(qū)。分布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及根頭(露兜?世)、葉芽(露兜?心)、花(露兜?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秋季采摘成熟果實,將小核呆分開,曬干。
【藥材】果實呈橢圓形或球狀橢圓形,長達(dá)20厘米,外表黃紅色,由50~70多個纖維狀肉質(zhì)核果組成。核果倒圓錐形,稍有棱角,長4~6厘米;頂端鈍圓,有花柱殘跡;外果皮灰棕色,光滑,但多破碎或不存在;中果皮幾乎全由木質(zhì)纖維構(gòu)成,質(zhì)堅韌,黃白色或灰棕色;內(nèi)果皮堅硬,木質(zhì),有4~10室,果室狹長,內(nèi)面棕色,有扁而狹長之種子1粒。氣微,味淡。
產(chǎn)廣東,廣西。
【性味】《綱目拾遺》:"味甘。"
【功用主治】①《綱目拾遺》:"補(bǔ)脾胃,固元氣,制伏亢陽,扶持衰土,壯精神,益血,寬痞,消痰,解酒毒,止酒后發(fā)渴,利頭目,開心益志。"
②《陸川本草》:"治疝氣,小便不利,糖尿病。"
③《生草藥手冊》:"煎水洗,愈汗癬。"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浸酒或蜜浸。
【選方】①治痢疾:霹兜?果實二至四兩。水煎服。(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目生翳障,漸漸昏暗,視物不明:櫓罟子浸白蜜內(nèi),每日連蜜啖一枚,一月可退。(《綱目拾遺》)
③解暑:?波羅(路兜?中心與波蘿相似者),煎服。(《嶺南采藥錄》)
櫓罟子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櫓罟子 (《綱目》) 【異名】露兜子(《嶺外代答》),?波羅(《嶺南采藥錄》),假菠蘿(《生草藥手冊》),山波羅(《嶺南草藥志》),野菠蘿(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露兜樹科...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蘆薈葉
蘆薈葉 (《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斑紋蘆薈或庫拉索蘆薈的葉。 【植物形態(tài)】①斑紋蘆薈,又名:油蔥(《嶺南...
-
鹿角霜
鹿角霜 (《品匯精要》) 【異名】鹿角白霜(《本草蒙筌》)。 【來源】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角熬制鹿角膠后剩余的骨渣...
-
蘆子藤
蘆子藤 (《云南中草藥》) 【異名】葉子蘭、蘆子蘭(《云南中草藥》),乞葉蔞、野胡椒(《廣西藥植名錄》),大麻疙瘩(《云南...
-
蔞蒿
蔞蒿 (《食療本草》) 【異名】蔞(《詩經(jīng)》),購、仕蔞(《爾雅》)。 【來源】為菊科植物蔞蒿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蔞蒿 多...
-
楝葉
楝葉 (《綱目》) 【來源】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葉。植物形態(tài)詳"川楝子"及"苦楝皮"條。 【采集】夏、秋采,曬干。 【藥...
-
地白草
地白草 (《開寶本草》) 【異名】七星蓮(《植物名實圖考》),天芥菜草、白菜仔、雞疴粘草(《福建民間草藥》),黃瓜草(《廣...
-
船形烏頭
船形烏頭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滂噶爾(藏名)。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船形烏頭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船形烏頭...
-
海通
海通 (《中國藥植志》) 【異名】白燈籠、木常山(《廣西植物名錄》)。 【來源】為馬鞭草種植物海通的枝葉。 【植物形態(tài)】...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蘆薈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