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頭草
(《江西民間草藥》)
【異名】紫金鎖、紫花地丁、小甜水茄(《植物名實圖考》),瘩背草(《南京民間藥草》),三角草、犁頭尖、烙鐵草(《江西民間草藥》),地丁草、紫地丁(《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堇菜科植物犁頭草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態】犁頭草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短,白色。葉叢生,長卵形至三角狀卵形,長2~6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基部心形,邊緣具鈍鋸齒,下面稍帶紫色,兩面及葉柄稍有毛或無毛;托葉白色,具長尖,有稀疏的線狀齒;葉柄長2~8厘米,上端有狹翅。花梗長6~12厘米,中部有線狀小苞片2枚。花兩性,花萼5,披針形,長5~7毫米,附屬物上常有鈍齒;花瓣5,紫色,倒卵狀橢圓形,長約1.5厘米,距長約7毫米;雄蕊5;子房上位,1室,柱頭三角形凸狀。蒴果長圓形,裂瓣有棱溝,長6~10毫米。花期4月。果期5~8月。
生長于山野、路旁向陽或半陰處。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臺灣等地。
本晶在華東地區作紫花地丁入藥。參見"紫花地丁"條。
【采集】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性味】《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微苦,寒。"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治癰疽,疔瘡,瘰疬,乳癰,外傷出血。
①《植物名實圖考》:"根:治火癥,功同地丁。"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消腫,解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搗汁或入丸劑。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選方】①治瘩背:瘩背草根,打爛加糖或紅胡椒拌敷患處;并在周圍用面飛沫作圍。(《南京民間藥草》)
②治癰疽疔瘡,無名腫毒:鮮犁頭草、鮮野菊花葉各等量。同搗爛,敷患處;或鮮犁頭草全草,加白糖少許,搗敷亦可,每日換一次。同時搗汁一酒杯內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癰腫、疔瘡、攘疬、乳癰、指疔:鮮犁頭草搗爛敷;或曬干研末,雞蛋白調敷,一日換一、二次。
④治疔瘡:犁頭草研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九丸,開水送下。
⑤治婦人產后瘀血痛如刀刺:鮮犁頭草一兩,切碎,雞蛋兩個同攪和,加油略炒,再加水煎服。
⑥治毒蛇咬傷;鮮犁頭草搗爛敷患處,一日換一、二次。(③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
⑦治外傷出血:犁頭草、酢漿草各適量,搗爛,外敷患處,紗布加壓包扎;或單用犁頭草搗敷。(江西《草藥手冊》)
⑧治鹽鹵中毒:鮮犁頭草搗汁二酒杯,開水沖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臨床應用】①治療白喉
取犁頭草1兩,小葉金錢草5錢,洗凈、切碎、搗爛,用開水和適量砂糖攪拌成糊狀,紗布過濾,取汁內服,每日2~3次,直至痊愈。治療13例,均有一定療效。療程最長10天,最短4天。治程中禁食油膩。
②治療癤癰
取鮮犁頭草和少量酢漿草洗凈搗爛如泥,外敷局部。治療癤腫30例,一般炎癥比較局限、全身癥狀不明顯者,敷藥1~2次炎癥即可消失而痊愈;若有全身癥狀者,敷后癥狀亦可減輕或消失。約80%以上的病例敷藥1~2次后,因炎癥局限化而瘡口頂部破潰,露出一個膿頭;此時可將膿頭取出,瘡口引流,再用犁頭草搗敷:瘡口肉芽生長后改用犁頭草干粉撒布,外敷凡士林紗布。每日換藥1次,一般2~4次可愈。治療期間忌食雄雞、鯉魚及母豬肉。有報道,單用犁頭草搗敷患處,治療外傷感染19例,大多在2~3天內痊愈。
③治療角膜實質炎及匐行性角膜潰瘍
取鮮犁頭草洗凈搗成糊狀,加2~4倍生理鹽水拌勻,用消毒紗布反復過濾。以濾液滴眼,1~2小時1次,外加眼墊。亦可用犁頭草糊加鮮雞蛋白少許調勻外敷患處,或將犁頭草曬干研粉用雞蛋清調勻外敷,均每日1~2次。治療角膜實質炎7例,先用犁頭草液滴眼,好轉后改用犁頭草糊加蛋清外敷。結果痊愈5例,好轉2例。視力恢復時間,多數在20~70天內;角膜混濁消退時間在30~120天內。匐行性角膜潰瘍,大都用犁頭草糊加雞蛋清外敷。治療19例,除3例尚留小白點外,其余都恢復原狀。
此外,用犁頭草與野菊花、連翹制成復方注射液,治療扁桃體炎、肺炎、盆腔炎等有較好效果。
犁頭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犁頭草 (《江西民間草藥》) 【異名】紫金鎖、紫花地丁、小甜水茄(《植物名實圖考》),瘩背草(《南京民間藥草》),三角草、犁頭尖、烙鐵草(《江西民間草藥》),地丁草、紫地丁(《浙江民間...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老鼠腳跡
老鼠腳跡 (《陸川本草》) 【異名】鵝不食草(《廣州植物志》),地胡椒(《陸川本草》),拳頭菊(《廣西植物名錄》)。 【來源...
-
犁頭尖
犁頭尖 (《本草求原》) 【異名】芋頭草、小野芋(《生草藥性備要》),犁頭草(《本草求原》),老鼠尾(《廣州植物志》),大...
-
老頭草
老頭草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小矛香艾(《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老頭艾(《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
-
?慈姑
?慈姑 (《嶺南采藥錄》) 【異名】天河芋(《嶺南采藥錄》),刺芋(《廣州植物志》),水?鉤(《陸川本草》),勒蒙、?芋、?藕...
-
金盞菊
金盞菊 (《福建中草藥》) 【異名】大金盞花(《廣西藥植名錄》),水漲菊、山金菊(《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金...
-
板藍根
板藍根 (《綱目》) 【異名】靛青根(《本草便讀》),藍靛根(《分類草藥性》),靛根(《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 【來源】為...
-
黃麻子
黃麻子 (《綱目拾遺》) 【異名】大麻子(汪連仕《采藥書》)。 【來源】為椴樹科植物黃麻的種子。植物形態詳"黃麻葉"條。...
-
黃顙魚頰骨
黃顙魚頰骨 (《綱目》) 【來源】為蹁科動物黃顙魚的頰骨,動物形態詳"黃顙魚"條。 【功用主治】《普濟方》:"治喉痹,黃...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老鼠腳跡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