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根
(《本草經集注》)
【異名】葵根(《本草經集注》),土黃耆(《滇南本草》)。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冬葵的根,詳"冬葵子"條。
【性味】甘辛,寒。
①《別錄》:"味甘,寒,無毒。"
②《滇南本草》:"性溫,味辛微甘。"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利竅,通淋。治消渴,淋病,二便不利,乳汁少,白帶,蟲螫傷。
①《本草經集注》:"葵根汁解防葵毒。"
②《別錄》:"主惡瘡,療淋,利小便,解蜀椒毒。"
③孟詵:"主疳瘡生身面上,汁黃者,可取根作灰和豬脂涂。"
④《滇南本草》:"破結氣,下中氣,止氣疼,散痰,消癭瘤,生吃令人瀉,用蜜炒。"
⑤《綱目》:"利竅滑胎,止消渴,散惡毒氣。"
⑥《分類草藥性》:"治婦人白帶,虛咳,盜汗。"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兩;搗汁或研末。外用:燒存性研末調敷。
【宜忌】《本草正義》:"脾陽不振者忌用。"
【選方】①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葵根如五升盆大兩束,以水五斗,煮取三斗,宿不食,平旦一服三升。(《千金方》)
②治消渴飲水過多,小便不利:葵根莖葉五兩,切。上藥以水三大盞,入生姜一分,豉一合,煮取二盞,去滓,食后分溫三服。
③治熱淋、小腸不利,莖中急痛:車前子一合,葵根一兩半(銼用)。上藥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食前分為三(二)服。
④治二便不通脹急者:生冬葵根二斤(搗汁三合),生姜四兩(取汁一合),和勻,分二服,連用即通。(②方以下出《圣惠方》)
⑤治口吻瘡:葵根燒作灰,及熱敷之。(《千金方》)
⑥治氣虛浮腫:葵根一兩,水煎兌糖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⑦治乳汁少:葵根二兩,煨豬肉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⑧治妊娠卒下血:葵根莖燒作灰,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⑨治小兒蓐瘡:葵根燒末敷。(《子母秘錄》)
⑩治虺蛇毒:葵根搗敷。(《古今錄驗》)
⑾治項生癭瘤,咽喉內氣粗喘促,喉內有痰聲,響而不止:土黃耆一兩(蜜炒),皮硝三錢,豬眼子五錢(新瓦焙去油)。共為細末,蜜丸,每服三錢,滾水送下,吃至三天后,人面消瘦,至七天后可愈。(《滇南本草》)
冬葵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冬葵根 (《本草經集注》) 【異名】葵根(《本草經集注》),土黃耆(《滇南本草》)。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冬葵的根,詳"冬葵子"條。 【性味】甘辛,寒。 ①《別錄》:"味甘,寒,無毒。" ②...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獨一味
【藥品名稱】獨一味(《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唇形種植物獨一味的根及根莖或全草。 【植物形態】獨一味 多年生矮小草...
-
冬青子
冬青子 (《本草拾遺》) 【異名】冬青實(《本草圖經》),凍青樹子(《瀕湖集簡方》)。 【來源】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果實。...
-
冬葵子
冬葵子 (《本經》) 【異名】葵子(《金匱要略》),葵菜子(《婦人良方》)。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冬葵的種子。 【植物形態...
-
豆瓣綠
豆瓣綠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豆瓣鹿銜草(《植物名實圖考》),巖筋草(《峨嵋藥植》),豆瓣如意草(《昆明藥植調查報...
-
雞膽
雞膽 (《別錄》) 【來源】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膽。動物形態詳"雞肉"條。 【藥理作用】參見"豬膽"條。 【性味】苦,寒。 ①《...
-
石菖蒲
石菖蒲 (《本草圖經》) 【異名】昌本(《周禮》),菖蒲、昌陽(《本經》),昌羊(《淮南子》),堯時薤、堯韭(《吳普本草》...
-
角茴香
角茴香 (《河南中草藥手冊》) 【異名】咽喉草、麥黃草、黃花草、雪里青(《河南中草藥手冊》),野茴香(《中國沙漠地區藥...
-
大石韋
大石韋 (《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異名】篦梳劍(《泉州本草》)。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矩圓線蕨的全草。 【植物形態】...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獨一味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