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須菜
(《綱目》)
【異名】海菜(《漳浦縣志》),線菜(《閩志》)。
【來源】為江蘺科植物江蘺的藻體。
【植物形態】江蘺(《綱目》)
藻體直立,叢生,高10~50厘米,可達1米,紫褐色,有時略帶綠色或黃色,干后變褐,軟骨質,線形,圓柱狀,基部具有一盤狀固著器,一般具一主干,徑1~2毫米,分枝1~2次,向各個方向互生或偏生,枝徑O.5~1毫米。藻體的內部為大的薄壁細胞組成的髓部,外圍以2~5層逐漸變小的皮層細胞。四分孢子囊紫紅色,散生在藻體的表面,埋于皮層細胞中,十字形分裂,精子囊生于淺坑或生殖窠狀的下陷部分內,色淡黃。囊果球形或半球形。
在肥沃、平靜的內灣中生長最好。分布我國沿海各地。
【化學成分】含藻紅朊,并含膽甾醇0.0315%。
【性味】《綱目》:"甘,寒,無毒。"
【功用主治】①《綱目》:"治癭結熱氣,利小便。"
②《本草求原》:"去內熱。"
龍須菜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龍須菜 (《綱目》) 【異名】海菜(《漳浦縣志》),線菜(《閩志》)。 【來源】為江蘺科植物江蘺的藻體。 【植物形態】江蘺(《綱目》) 藻體直立,叢生,高10~50厘米,可達1米,紫褐色,有時...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龍須參
龍須參 (《南京民間藥草》) 【來源】為茄科植物刺酸漿的根。 【植物形態】刺酸漿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莖直立,綠...
-
零余子
零余子 (《本草拾遺》) 【異名】署預子(《本草拾遺》),薯蕷果(《江西草藥》)。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薯蕷葉腋間之珠芽。...
-
龍須草1
龍須草1 (《綱目拾遺》) (異名l野席草(《綱目拾遺》),野燈芯草、馬棕根,野馬棕、野燈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鬼尖頭...
-
鯪鯉
鯪鯉 (《別錄》) 【異名】石鯪(《臨海異物志》),龍鯉(郭璞《江賦》),鱗鯉(《本草圖經》),石鯪魚(《綱目》)。 【來源】...
-
黨參―川黨參
【中文名】:黨參―川黨參 【類別】:根類 【英文名】:SzechwanAsiabellRoot 【別名】:天寧黨參、巫山黨參、單枝黨參 【來源...
-
蔥葉
蔥葉 (《食療本草》)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蔥的葉,植物形態詳"蔥白"條。 【化學成分】葉含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
-
大刺兒菜
大刺兒菜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大薊,絳策爾那布(藏名)。 【來源】為菊科植物大刺兒萊的全草。 【植物形態】大...
-
龜血
龜血 (《藥性論》) 【來源】為龜科動物烏龜的血,動物形態詳龜版條。 【性味】《綱目》:咸,寒,無毒。 【功用主治】①...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龍須參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