鯪鯉
(《別錄》)
【異名】石鯪(《臨海異物志》),龍鯉(郭璞《江賦》),鱗鯉(《本草圖經》),石鯪魚(《綱目》)。
【來源】為鯪鯉科動物鯪鯉的肉或全體。
【動物形態】鯪鯉
體形狹長,成獸體長差異很大,由50~100厘米。頭呈圓錐形。吻尖,舌細長,無齒。耳小。尾扁平而長,尾背略隆起。前肢略長于后肢,各具五趾,有堅而銳利的爪。從頭、背、體側至尾端均被以覆瓦狀排列的硬角質鱗片,鱗片黑褐色或灰褐色,鱗片間雜有稀毛;背鱗闊菱形;腹側、前肢近腹部內側和后眩鱗片呈盾狀,中央有龍骨狀突起;尾,側鱗片星折合狀。下頷、兩頰、眼、耳部過胸腹部至尾基部無鱗片而被稀疏的棕色硬毛。雌獸胸部有乳頭2對。
棲于丘陵或樹木潮濕地帶,掘洞穴居。夜出覓食,食物主要為白蟻、黑蟻。也食蜜蜂等昆蟲。能爬樹游水。受敵時垌成一團。常雌雄同居。分布廣東、海南島、廣西、云南、貴州、湖南、江西、福建、臺灣、浙江、安徽、江蘇等地。
本動物的鱗甲(穿山甲)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全年均可捕捉。遇著時撒泥砂于其身上,或使獵犬到洞穴尋找。鯪鯉見狗或被撒上泥砂,即垌縮成團,此時極易捕捉。
【性味】《綱目》:"甘澀,溫;有毒。"
【功用主治】《醫林纂要》:"殺蟲,行血,攻堅散瘀,治痹通經。"
【選方】治大麻風:活鯪鯉一個,揀最大者。用生桐油一斤(小者桐油半斤),先用雄黃末一錢,沒藥末七分,黃槍末一兩,共攪入生桐油使勻。將鯪鯉架起,下用炭火熏灼,使其口渴,即能張口,然后將藥末和油灌入口內,不吃再烘,以油吃完為度,再加大火,將鯪鯉炙酥,研為細末。另加百草霜一兩,共研細,入瓷瓶內,封緊不可泄氣。每用五錢,以燒酒調服,上用棉被重盞臥一時許,候滿身汗出,隔一日再如法服五錢。復后七、八日,身面如蛇殼脫皮。(《串雅內編》)
鯪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鯪鯉 (《別錄》) 【異名】石鯪(《臨海異物志》),龍鯉(郭璞《江賦》),鱗鯉(《本草圖經》),石鯪魚(《綱目》)。 【來源】為鯪鯉科動物鯪鯉的肉或全體。 【動物形態】鯪鯉 體形狹長,成獸...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龍須眼子菜
龍須眼子菜 (《青藏高原藥物圖鑒》) 【異名】線形眼子菜(《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為眼子菜科植物龍須眼子...
-
龍眼根
龍眼根 (《泉州本草》)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根或根皮的韌皮部。植物形態詳"龍眼肉"條。 【性味】《泉州本草》...
-
龍眼葉
龍眼葉 (《滇南本草圖說》)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葉或嫩芽。植物形態詳"龍眼肉"條。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學...
-
龍眼花
龍眼花 (《泉州本草》) 【來源】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花蕾,植物形態詳"龍眼肉"條。 【功用主治】《泉州本草》:"諸種淋癥...
-
獨活
獨活 (《本經》) 【異名】獨搖草(《別錄》),獨滑(《本草蒙筌》),長生草(《綱目》)。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
-
梨葉
梨葉 (《唐本草》)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葉。植物形態詳"梨"條。 【化學成分】沙梨葉含熊果酚甙...
-
鵝肉
鵝肉 (《別錄》) 【來源】為鴨科動物鵝的肉。 【動物形態】鵝(《爾雅》),又名:舒雁(《爾雅》),家雁(《綱目》)。 體長約...
-
黃皮果核
黃皮果核 (《本草求原》) 【異名】黃皮核(《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黃皮的種子。植物形態詳"黃皮果"條。...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龍須眼子菜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