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須草1
(《綱目拾遺》)
(異名l野席草(《綱目拾遺》),野燈芯草、馬棕根,野馬棕、野燈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鬼尖頭草(《上海常用中草藥》),燈心草(《安徽藥材》),水通草、秧草根(《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燈心草科植物擬燈心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擬燈心草
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匍匐根莖。莖青綠色,線形,高達50厘米,表面有凸起的條紋。莖上無葉,但于基部有紅棕色、淡黃色或暗黑色的鞘狀鱗葉數枚。花序側生,成簇狀,傘形或復聚傘形,有短柄;花被6,2列,淡綠色。萼片狀;雄蕊通常3枚,著生于花被的基部;子房上位,1室,花柱不明顯,柱頭3枚,線形。蒴果長橢圓形,內含多數種子。花期4~6月。
生長于潮濕地及沼澤邊緣。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莖(野席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9~10月間,割取地上部分,曬干。
【藥材】干燥的莖,呈扁壓狀細柱形或線形,長30~50厘米,直徑1~1.5毫米,先端漸尖,近基部稍粗,表面光滑,淡黃綠色,具縱直細紋理。質堅實而柔軟。斷面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但不發達。氣無,味淡。以干燥均勻、帶綠色者為佳。
產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性味】淡,寒。
①《飲片新參》:"淡,平。"
②《藥材資料匯編》:"苦,微寒。"
③《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性寒,味淡。"
④《上海常用中草藥》:"甘,寒。"
【功用主治】利尿通淋,泄熱安神。治小便赤澀,熱淋,腎炎水腫,頭昏,齒痛,鼻衄,咽痛,心煩失眠,消渴,夢遺。
①《飲片新參》:"滲濕熱,利尿通淋。"
②《安徽藥材》:"利濕熱,散風火,止血。治痛風、鼻出血、血崩、小便頻數短赤、咽痛、耳痛、夢遺。"
③《藥材資料匯編》:"治口腔炎癥及齒痛。"
④《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安神。"
⑤《上海常用中草藥》:"治小便不利,尿道發熱刺痛,腎炎水腫,失眠,心悸,心煩。"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兩。
【宜忌】《飲片新參》:"溲多者勿用。"
【選方】①治尿路感染:龍須草、水前草各一兩,土茯苓三錢;或龍須草、小薊草、烏蘞莓各一兩,白茅根二兩。水煎服。
②治失眠,神經衰弱:鮮龍須草二兩,夜交藤一兩,丹參五錢。水煎服。
③治糖尿病:龍須草二兩,鹿茸草一兩。水煎服。(選方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龍須草1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龍須草1 (《綱目拾遺》) (異名l野席草(《綱目拾遺》),野燈芯草、馬棕根,野馬棕、野燈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鬼尖頭草(《上海常用中草藥》),燈心草(《安徽藥材》),水通草、秧草根...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鯪鯉
鯪鯉 (《別錄》) 【異名】石鯪(《臨海異物志》),龍鯉(郭璞《江賦》),鱗鯉(《本草圖經》),石鯪魚(《綱目》)。 【來源】...
-
龍須眼子菜
龍須眼子菜 (《青藏高原藥物圖鑒》) 【異名】線形眼子菜(《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為眼子菜科植物龍須眼子...
-
龍眼根
龍眼根 (《泉州本草》)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根或根皮的韌皮部。植物形態詳"龍眼肉"條。 【性味】《泉州本草》...
-
龍眼葉
龍眼葉 (《滇南本草圖說》)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葉或嫩芽。植物形態詳"龍眼肉"條。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學...
-
矮腳龍膽
矮腳龍膽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小龍膽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小龍膽草 矮小草本,高約4厘米。...
-
?蔥
?蔥 (《唐本草》) 【異名】格蔥(《千金食治》),山蔥(《唐本草》),隔蔥、鹿耳蔥(《救荒本草》)。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
繁縷
繁縷 (《本草圖經》) 【異名】試(《爾雅》),蘩蔞(《別錄》),滋草(《千金食治》),鵝腸菜、鵝兒腸菜(《綱目》),五爪龍...
-
雞掛骨草
雞掛骨草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刺蕊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刺蕊草 直立草本,基部木質化。莖方...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鯪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