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苦木
【類別】:木類
【英文名】:IndianQuassiawoodTwingandLeaf
【別名】:土樗子、苦皮樹、苦膽木、熊膽樹。
【來源】: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的枝和葉。
【采制】:全年可采,曬干。
【性味】:性寒,味苦。
【植物形態】: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平滑,有灰色皮孔及斑紋,小枝綠色至紅褐色。葉互生,羽狀復葉,小葉9~15,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10cm,寬2~4.5cm,先端銳尖,邊緣具不整齊鈍鋸齒,沿中脈有柔毛。傘房狀總狀花序腋生,花單性異株;萼片、花瓣、雄蕊及子房心皮綿4~5出數。核果倒卵形,3~4個并生,藍至紅色,有宿萼。花期4~6月。
【生長地】:生于山坡、山谷及村邊較潮濕處。產于黃河流域以南各地。
【化學成份】:含苦木內酯A~N(nigakilactoneA~N)、黃楝素C~G(picrasinC~G)、苦木半縮醛C~C,并含苦木酮(nigakinone)、甲基苦木酮、Ⅰ-羥甲基-β-卡波林(Ⅰ-hydroxymethyl-β-carboline)等。
【功能主治】:抗菌消火,祛濕解毒。用于感冒、急性扁桃體炎、腸炎、濕疹;毒蛇咬傷。
【附注】:枝圓柱形,直徑0.5~2cm,表面灰綠色或棕綠色,有細密縱紋及點狀皮孔,質脆;木部段塊塊片狀,黃色;葉為單數羽狀復葉,小葉卵狀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氣微,味極苦。
苦木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中文名】:苦木 【類別】:木類 【英文名】:IndianQuassiawoodTwingandLeaf 【別名】:土樗子、苦皮樹、苦膽木、熊膽樹。 【來源】: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的枝和葉。 【采制...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蘭香草
蘭香草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婆絨花(《植物名實圖考》),獨腳求、石母草(《嶺南采藥錄》),走馬風(《嶺南大學校園...
-
苦夭
苦夭 (《本草經集注》) 【異名】鉤夭(《爾雅》),苦板(《綱目》),輪薊(《蘇南種子植物》),狹葉薊、牛刺犁、小樣刺米草...
-
栝樓莖葉
栝樓莖葉 (《別錄》)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栝樓的莖葉,植物形態詳"栝樓"條。 【性味】《綱目》:"酸,寒,無毒。" 【功...
-
昆明堵喇
昆明堵喇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草烏、黃草烏(《云南中草藥選》),大草烏(《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
-
大發汗
大發汗 (《文山中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白花藤蘿的根。 【植物形態】白花藤蘿 攀援狀落葉灌木,高1~2米。嫩枝綠色...
-
大蒜
大蒜 BulbusAllii (《本草經集注》) 【異名】胡蒜(崔豹《古今注》),葫(《別錄》),獨蒜(《普濟方》),獨頭蒜(《補缺肘后方》...
-
香櫞
【中文名】香櫞(《本草圖經》) 【類別】 果實類 【來源】 為蕓香科植物枸櫞或香圓的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 ①枸櫞(楊孚...
-
半楓荷根
半楓荷根 (《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梧桐科植物翻白葉樹的根。 【植物形態】翻白葉樹,又名:異葉翼子木、半邊楓荷、...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蘭香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