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莖野豌豆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多莖野豌豆的全草。
【植物形態】多莖野豌豆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莖極粗。莖上升,很多。葉軸頂端有卷須,卷須通常不分枝;托葉半箭頭狀,長5~7毫米,上部的托葉線形、矩形或卵狀披針形;小葉8~16,矩橢圓形或線矩形,先端鈍或尖,長15~22毫米,闊1.5~2.5毫米。總狀花序被豎立的毛,高出于葉,有10~20朵向一邊疏生的花;花梗長達5毫米;花平展地遠離,長15~18毫米;萼鐘狀,有平伏短茸毛,上面的萼齒較短,三角形,下面的披針形,中間的幾乎和萼管等長;花冠紫色,旗瓣矩倒卵形,有極短的爪。莢果矩形,無毛,長20~30毫米,闊6毫米。種子有小臍。
生于牧區林緣及河灘灌叢中。分布于東北等地。
【采集】夏秋采割全草,曬干,備用。
【性味】辛,平。
【歸經】入肝、膽二經。
【功用主治】發汗除濕,活血止痛。治風濕疼痛,筋骨拘攣,黃疸肝炎,白帶,鼻血,熱瘧,陰囊濕疹。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洗。
【選方】①治筋骨疼痛:多莖野豌豆、老鸛草、秦艽、羌活、心葉菝葜,煎服。
②瘧疾發熱:多莖野豌豆、土常山、柴胡、草果,煎服。
③治肝炎:多莖野豌豆、龍膽、華金腰子,煎服。
④治紅崩白帶:多莖野豌豆、茱萸,煎服。
⑤治鼻血不止:多莖野豌豆、撈糟同燉服。
⑥治陰囊濕疹:多莖野豌豆、香蒿,煎水洗。
多莖野豌豆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多莖野豌豆 (《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多莖野豌豆的全草。 【植物形態】多莖野豌豆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莖極粗。莖上升,很多。葉軸頂端有卷須,卷須通常不...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峨三七
峨三七 (《四川中藥志》) 【異名】芋兒七(《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大葉三七的肉質直根。植物形態詳...
-
多穗蓼
多穗蓼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辣蓼、水蓼、恣恣薩曾(藏名)。 【來源】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植物形態】多...
-
杜莖山
杜莖山 (《本草圖經》) 【異名】土恒山(《綱目》),踏天橋、水麻葉(《湖南藥物志》),山茄子(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
-
杜鵑花
杜鵑花 (《綱目》) 【異名】紅躑躅(《洛陽花木記》),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綱目》),艷山紅(《分類草藥性》),艷山...
-
白首烏
白首烏 (《山東中藥》) 【異名】泰山何首烏(《山東中藥》),泰山白首烏(《中藥材品種論述》),和尚烏(《山東中草藥手冊》...
-
白毛夏枯草
白毛夏枯草 (《綱目拾遺》) 【異名】金瘡小草(《本草拾遺》),雪里青、土犀角(《綱目拾遺》),見血青、白頭翁、筋骨草、...
-
雞樹條果
雞樹條果 (《吉林中草藥》)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雞樹條莢迷的果實。植物形態詳"雞樹條"條。 【采集】秋季果頭成熟時采...
-
金星草
金星草 (《嘉祐本草》) 【異名】金釧草(《本草圖經》),大金星鳳尾(《履?巖本草》),鳳尾草(《綱目》)。 【來源】為水龍骨...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峨三七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