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創刊于1958年7月,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主辦,中國棉花雜志社編輯出版的棉花專業技術類核心期刊。據2020年第04期《中國棉花》頁內顯示,《中國棉花》編委會擁有編委12人。據2020年5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棉花》共出版文獻12180篇、總被下載483294次、總被引31045次;(2019版)復合影響因子為0.713、(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60。據2020年5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中國棉花》載文量為6489篇,基金論文量為1454篇,被引量為18187次,下載量為81477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6。據2020年5月22日維普網顯示,《中國棉花》總發文量為8410篇,總被引量為10481次,H指數為32。
歷史沿革
1958年7月,《中國棉花》雜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創辦,刊期為雙月刊。
1959年,該刊刊期改為月刊。
1960年,該刊刊期改為雙月刊。
1994年,該刊刊期改為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欄目介紹
報道內容
《中國棉花》報道棉花動態,棉花遺傳育種、栽培技術、棉花病蟲害及其防治、棉花經濟、棉花教育、棉花基礎科學等方面內容。
主要欄目
《中國棉花》主要欄目有政策與述評、研究報告、區域試驗與新品種、實用技術、高產創建、產業化論壇、棉區瞭望、環球棉訊、棉事活動等。
讀者對象
《中國棉花》的讀者對象是從事棉花科研、生產、加工、管理、流通領域的技術及管理人員,大專院校師生,農技推廣人員和棉農。
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04期《中國棉花》頁內顯示,《中國棉花》編委會擁有編委12人。
職務
名單
編委
丁鑫
紀從亮
李亞兵
劉孝峰
盧懷玉
秦新敏
王林
魏守軍
吳寧
羿國香
張西嶺
趙洪亮
領導團隊
姓名
編委會主任/主編
李付廣
編委會副主任
徐雨衡
主要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20年5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棉花》共出版文獻12180篇。
據2020年5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中國棉花》載文量為6489篇,基金論文量為1454篇。
據2020年5月22日維普網顯示,《中國棉花》總發文量為8410篇。中國棉花
收錄情況
據2020年5月中國知網顯示,《中國棉花》是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同時也被AGRICOLA、AGRIS、CABI、中國知網、重慶維普數據、萬方數據等中國國內外大型數據庫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20年5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中國棉花》總被下載483294次、總被引31045次;(2019版)復合影響因子為0.713、(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60。
據2020年5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中國棉花》被引量為18187次、下載量為81477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2847名。
據2020年5月22日維普網顯示,《中國棉花》總被引量為10481次,H指數為32,影響因子為0.17。
獲得榮譽
《中國棉花》曾被評為《Caj-cd規范》獲獎期刊。
文化傳統
投稿須知
1.文章內容真實,數據可靠,具有科學性、技術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文章層次清楚,論點明確,邏輯性強,文字精練。題目一般不超過20字,并附英文題目及作者的漢語拼音。政策與述評和研究報告欄目稿件要有中文摘要(150個字內)、關鍵詞(3~5個)及參考文獻。
2.數字、計量單位按現行中國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規范撰寫。數字后面的單位(表和文字敘述中)一律用半角符號表示,單位符號不得用于無數字的文句中。數字與單位之間、超過3位的數字間須留1/4空。具體要求請參考網站“標準規范”相關內容。
3.圖表不得與文字內容重復,插圖應符合縮放要求,主輔線條均勻,建議用Excel等圖表工具制作,并附全部數據;照片、圖版要清晰,300dpi以上對比度分明,以JPG格式單獨提交,涉及縮放的圖片需注明原圖尺寸及縮放比例。表格采用三線表。
4.若為中國國家級或省部級研究基金、課題資助,請注明基金項目及其編號。
5.參考文獻只著錄公開發表的文章,按正文中引用的順序編碼,并在引用處注上角標,用阿拉伯數字外加“[]”標注。期刊、圖書等出版物名稱需保持完整,不得簡化。文獻責任者在3人以下(含3人)時需全部列出,超過3人后省略,并在第3人后加“等”。
參考資料
[1]中國棉花ChinaCotton????[引用日期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