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教育研究》創辦于1983年,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管,上海遠程教育集團與上海開放大學主辦的國家級遠程教育期刊。據2018年10月《開放教育研究》期刊官網顯示,《開放教育研究》編委會共有編委22人,顧問6人。根據2018年10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開放教育研究》出版文獻共2616篇,總被下載1439914次、總被引42877次;(2018版)復合影響因子為6.401,(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4.500。根據2018年10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開放教育研究》載文量為2033篇,被引量為26583、下載量為160606;根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開放教育研究》2015年影響因子為9.84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名,在教育(346種)中排第2名。
開放教育研究資料歷史沿革
1983年,《文科月刊》創刊,后更名為《文科季刊》。
1995年,時任原上海電視大學校長黃清云和黨委書記郭伯農等受英國開放大學、英聯邦學習共同體等的啟發,經過多方面考慮將其更名為《開放教育研究》?。
2008年初,《開放教育研究》編輯部開通了在線審稿平臺。
2014年,《開放教育研究》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欄目介紹
欄目方向
介紹
高階訪談
這是一個由該刊記者專訪國際開放與遠程教育界學術名流的高端級固定欄目,專訪嘉賓有詹姆斯·泰勒(JamesTaylor),特里·安德森(TerryAnderson),尤金·魯賓(EugeneRubin),邁克爾·穆爾(MichaelG.Moore),莎潤·梅里安(SharanBMerriam)等20余位國際學者。這是中國人吸收并產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方法的世界之窗,其訪談對象及主題皆來自中國國內學者提供于該刊的線索,經過編輯部篩選與線索提供者合作完成訪談。
本刊專稿
這是一個以編輯部約稿為主、來稿為輔的反映該刊辦刊思想的特色欄目,其選題多為作者與編輯的交流互動中萌生并實現。該欄目主要反思教育中的社會問題和社會中的教育問題,主張教育的問題是始終是社會之現象,其所反映出的問題必須置于大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科學的背景下給予研究和討論,直至綜合治理問題的教育和社會。
發展戰略
這是一個具有前瞻發展性和戰略性的特色欄目。所謂戰略,即高于一般戰術原則和方法的對全局起著籌劃和指導作用的意識行為。戰略絕非只是宏觀層面的,也存在中觀和微觀層,但其前提必須具備發展性、科學性。
理論探究
人類的任何社會實踐活動都不能離開理論的指導,而實踐的總結也離不開理論的升華,否則實踐也就難以具有推廣性。由此可見,理論源自實踐,指導實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遠程教育是個新興的產業,其理論根基寬廣但松軟。所謂寬廣,是指其源泉來自多種學科;所謂松軟,是指其尚未形成有別于他學科理論的基礎理論,尤其應用理論。故而,遠程教育的理論需要從他學科拿來、借鑒、比較和探究,移植或遷移的最終目的就是本土化,以本土化理論來指導本土化實踐。
研究報告
量性的實證研究的缺失不僅是本領域更是制約和影響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和發展的主瓶頸?;谶@一認識,該刊推出該欄目之后即刻引起了學界的歡迎和較大反響。一般而言,實證的研究更需要時間、人力和資金的投入,絕非閉門造車的產物。至于結論的科學與否,對于學者而言,可能更看重的是其過程所提供的大量的數據資源,因為結論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這些數據資源則是客觀的社會存在。
展開表格
人員編制
據2018年10月《開放教育研究》期刊官網顯示,《開放教育研究》編委會共有編委22人,顧問6人。
職務
姓名
所屬機構/高校
顧問委員
何克抗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
潘懋元
中國高等教育協會
瞿振元
中國高等教育協會
謝維和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協會
展開表格
社會事件
學術交流
2010年9月16日至17日,由《開放教育研究》編輯部和上海市終身教育研究會聯合主辦的“中國遠程教育領域CSSCI期刊開放型研討會”在原上海電視大學召開。與會嘉賓結合中國遠程教育、技術在教育中應用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就各自雜志的歷史發展、定位與特色、運作與管理,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交流和討論。會議對雜志的定位與特色、雜志的國際化、學術規范、如何更好地處理雜志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本土遠程教育理論創新、中青年學者發展、文章的質量等問題進行交流。
2012年12月1日至2日,《開放教育研究》編輯部主辦“第二屆中國教育技術及遠程教育領域核心期刊主編研討會”。
2012年12月7日至8日,《開放教育研究》編輯部主辦“《開放教育研究》雜志編委會暨100期紀念座談會”?。
主要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10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開放教育研究》出版文獻共2616篇。
據2018年10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開放教育研究》載文量為2033篇。
影響因子
據2018年10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開放教育研究》總被下載1439914次、總被引42877次;(2018版)復合影響因子為6.401,(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4.500?。
據2018年10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開放教育研究》被引量為26583、下載量為160606;根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開放教育研究》2015年影響因子為9.84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2名,在教育(346種)中排第2名。
收錄情況
《開放教育研究》為《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7—2018)來源期刊(含擴展版)與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獲得榮譽
1999年,《開放教育研究》獲得華東地區社會科學類優秀期刊提名獎。
2009年9月,《開放教育研究》入選《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報告-RCCSE權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排行榜》(2009-2010),并獲“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2009年11月,《開放教育研究》獲得“中國現代遠程教育十年(1999-2009)網絡教育最有影響雜志獎”?。
《開放教育研究》為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之教育類核心期刊。
文化傳統
精神理念
《開放教育研究》明確定位,在大教育的視野下,立足開放遠程高等教育,以開放的理念包容學派,以創新的思想總結理論,以務實的態度關注實踐。該刊緊跟國際教育科學研究和期刊的發展趨勢,將提升質量和品質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