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概況
金堤河1964年后為河南、山東兩省省界河流,平原坡水河道。河長159公里,河床比降0.91~0.59。發源于豫北滑縣耿二莊(一說新鄉縣荊張村荊張排水溝),流經河南的延津、汲縣、浚縣、滑縣、濮陽、范縣,河左岸為山東的莘縣、陽谷等12縣市,在河南臺前縣張莊匯入黃河。兩岸平均堤寬260米,流域面積5047平方公里。
其中,金堤河,自莘縣高堤口入山東省境(聊城市),經陽谷縣陶城鋪至河南省張莊閘復入黃河。沿山東省境河段長度83.4公里,平均河寬260米,流域面積93平方公里。
金堤河濮陽市境內河長131.6公里,流域面積1750平方公里。約占全市總面積的41%。河道比降為1/11000-1/16480。多年平均流量為5.26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66億立方米。
主要支流
流域面積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兩條:
總干渠,始于長垣縣小羅莊,止于滑縣薛莊,河長50公里,流域面積1105平方公里,主要攔截西部坡水;
黃莊河,發源于滑縣劉潭村,在五爺廟匯入金堤河,河長32公里,流域面積1301平方公里。還有流域面積100~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17條,主要匯集坡水。由于地勢低洼,在入黃河前建有閘門,防止黃河漲水倒灌,并可排澇。
濮陽市境內主要支流有回木溝、三里店溝、五星溝、房劉莊溝、青堿溝、胡狀溝、濮城干溝、孟樓河、彭樓總干排、梁廟溝等。
河道變遷
金堤河并非古河道,它是由歷史上黃河遷徙、決泛而產生的。據史料記載,北金堤以南原有河道,在多次黃河決泛中,有的被侵占,有的被淤塞,成為洼淀,一遇大水,由于北金堤的阻擋,水流沿北金堤向東北流,久而久之形成泛道。公元1453年,徐有貞開挖廣濟梁(徐有貞治理沙灣,首先開分水河,自張秋金堤起,西南行經壽張、蓮花池上至范、濮,至滎澤以北接黃河,名廣濟梁),自張秋至北河口(今河南武陵縣北)引水濟會通河,成為金堤河的基礎。
1855年(清咸豐五年)黃河決口銅瓦廂,北徙現行河道,清廷30年未修黃河左堤,有汛必左溢,泛水沿北金堤東北流,從陶城鋪入黃河,因水大流急,沖刷力強,遂成坡河道,沿河人民逐年取土修筑北金堤,加深了坡河子河槽,形成了金堤河前身。公元1938年黃河決花園口奪淮入海后,金堤河成為排澇河道,黃河以北的坡水上自長垣、封邱、延津,逐漸向金堤河集中,形成黃河下游較大的一條支流,因平行北金堤下泄黃河故道,故稱金堤河。
水文特征
流域內年平均氣溫13.7℃,年較差29.5℃,無霜期約210天,年平均降水量為606.4毫米,上游略豐于下游。
金堤河為季節性河流,河水來源除流域降水外,還有引黃灌溉區棄水、退水和黃河干流側滲補水等。干流濮陽、范縣兩站1965~1977年實測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54億立方米和2.67億立方米,該兩站年徑流量大小之比分別為54:1和14:1,還經常出現斷流。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黃河側滲補給,流向多由西南至東北,地下水埋深汛期1~2米,枯水期2~3米,井灌區大于3米,水質一般良好。
洪澇災害
金堤河洪水災害頻繁,造成嚴重洪澇損失。
——1963年8月上旬,金堤河流域連降暴雨,金堤河以南到黃河大堤瞬間一片汪洋,墻倒屋塌不計其數,人民財產受到巨大損失。8月16日,將金堤河張莊入黃口門處扒開,加快了入黃流速,水位開始回落,河水歸槽。
——1976年7月20日,陽谷金堤河境內明堤水位45.42米,超出背河地面2.5—4米。由于黃河洪峰接踵而來,金堤河洪水無法下泄,堤防滲水、坍塌等險情相繼發生。金堤河灘區全部淹沒,交通斷絕。灘區絕產面積35100畝,減產面積20844畝。
——1992年7月2日到8月4日,金堤河上游地區連降大雨。8月7日,陽谷明堤水位超過警戒水位1.06米,造成陽谷境內的85000畝作物被淹,76000畝絕產,沖垮橋梁25座,倒塌房屋305間,死亡5人,死亡大牲畜250頭等,搬遷農戶2500戶,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5億元。
——2000年7月4~7日,金堤河流域四天內連降中到大雨,金堤河水位急劇上漲。7日20時,范縣水文站流量276立方米/秒,陽谷北金堤堤防、險工出現大量水毀工程。12座橋梁淹沒深度達到了1米以上,其中3座橋梁地基深陷,橋板傾斜。3萬多畝農田被淹沒。直接損失達到1億元。
——2005年7月,金堤河水位暴漲。7月25日,金堤河范縣站流量達288立方米/秒,明堤水位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位。陽谷河道10座生產橋被淹沒。陽谷北金堤孟堤口、曹堤口堤段背河堤腳發生嚴重滲水。
河流治理
金堤河中下游于1951年辟為黃河下游北金堤滯洪區,并建有石頭莊溢洪堰等工程。為有利于防汛,1964年將范縣、壽張縣,由山東劃歸河南管轄。1977年廢溢洪堰,興建渠村分洪閘,用以防御黃河特大洪水。滯洪區面積為2316平方公里,約占流域面積的46%,人口125萬,耕地242萬畝。
本流域地處黃泛平原,長期以來水系紊亂,排水不暢,隨著黃河河道逐漸淤高,金堤河入黃日益困難。流域內洪、澇、旱、堿、沙等災害頻繁。1965年以來,疏浚了干流和主要支流河道,修建了張莊入黃閘,排水系統基本形成,洪澇災害有所減輕。
1999年國家對金堤河河道進行了第一期初步治理,上游排澇、防汛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對北金堤的建設,1950年至1985年先后三次對北金堤進行加高培厚,完成土方1482.52萬立方米。1951年到1985年,完成錐探灌漿299.2368萬眼。1971年到1984年,對堤防進行淤背固堤長3000米,放淤有效土方66.94萬立方米。險工壩頭草埽或土壩都改建成了石壩。有兩處涵閘進行了改建。2006年水管體制改革后,工程維修養護資金的增加也為提升工程強度奠定了基礎。
金堤河,黃河下游支流,1964年后為豫魯兩省省界河流。21車、270噸廢酸液,被非法傾倒進金堤河支流回木溝內,造成嚴重污染。2020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作為被污染河流所在市的市長,濮陽市人民政府市長楊青玖坐上了原告席,為被造成污染的河流“維權”。
參考資料
[1]21車、270噸廢酸污染黃河支流,河南濮陽市長出庭當原告·澎湃網[引用日期2020-06-05]
相關合集
黃河主要支流
共14個詞條2435閱讀
白河
黃河上游的支流
黑河
黃河上游的支流
洮河
黃河第一大一級支流
查看更多
相關視頻
全部
205次播放02:38
美麗的金堤河
形態展示
1805次播放01:09
淤堵黃河河道的泥沙來自哪些支流?第四集:金堤河和大汶河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