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蟲
(《滇南本草》)
【異名】蛆(《集韻》),谷蟲(《本草求真》),水仙子(《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麗蠅科昆蟲大頭金蠅或其它近緣昆蟲的干燥幼蟲。
【采集】7~9月間收集,裝入布袋,在流水中反復(fù)漂洗,使蟲體內(nèi)容物排除盡凈,然后曬干。
【藥材】干燥蟲體,扁圓柱形,頭部較尖,長1~1.5厘米,寬2~3毫米。黃白色,有的略透明。質(zhì)松脆易碎,斷面多空泡。以體輕、干凈、談黃白色、無臭味者為佳。
【炮制】揀凈雜質(zhì),簸凈泥土,用文火炒至微黃色。
【性味】咸,寒。
①《綱目》:"寒,無毒。"
②《本經(jīng)逢原》:"苦,寒,無毒。"
③《要藥分劑》:"味甘咸,性寒,無毒。"
【歸經(jīng)】入脾、胃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經(jīng)。"
②《本草求真》:"專入腸、胃。"
【功用主治】清熱,消滯。治疳積腹脹,疳瘡。
①《本草蒙筌》:"治小兒疳脹。"
②《綱目》:"治小兒諸疳積、疳瘡,熱病譫妄,毒痢作吐。"
③《醫(yī)林纂要》:"健脾化食,去熱消疳。"
④《本草求原》:"治臁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搽敷。
【選方】①治一切疳疾:㈠六月取蛆,淘凈,入竹簡中封之,待干研末。每服一、二錢,入麝香,米飲服之。㈡蛆蛻,米泔逐日換浸五日,再以清水換浸三日,曬焙為末,入黃連末等分,每半兩入麝香五分,以?豬膽汁和丸,黍米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圣濟總錄》)
②治熱痢吐食,因服熱藥而致者:蛆,流水漂凈,曬干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綱目》)
③治唇疔:五谷蟲,研末,香油調(diào)敷。(《本草便讀》)
五谷蟲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五谷蟲 (《滇南本草》) 【異名】蛆(《集韻》),谷蟲(《本草求真》),水仙子(《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麗蠅科昆蟲大頭金蠅或其它近緣昆蟲的干燥幼蟲。 【采集】7~9月間收集,裝入布...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吳茱萸
【中文名】吳茱萸(《本經(jīng)》) 【類別】果實類 【異名】吳萸(《草木便方》),左力(《南寧市薊物志》)。 【來源】為蕓香科植...
-
五加皮
五加皮 (《本經(jīng)》) 【異名】南五加皮(《科學(xué)的民間藥草》)。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五加或無梗五加、刺五加、糙葉五加、...
-
蕪菁
蕪菁 (《別錄》) 【異名】葑(《詩經(jīng)》),須、酥蕪(《爾雅》),蕘、大芥(《方言》),蔓菁(《禮記》鄭玄注),葑蓯(《爾雅》...
-
無爺藤
無爺藤 (《嶺南采藥錄》) 【異名】過天藤(《生草藥性備要》),無根草(《本草求原》),流寓網(wǎng)、飛揚藤、黃魚藤(《嶺南采藥...
-
胃友
胃友 (《云南中草藥》) 【異名】葉上花、清香桂、萬年青(《云南中草藥》),土丹皮、大風(fēng)消(江西《草藥手冊》),野櫻桃...
-
鵝?
鵝? (《綱目》) 【異名】鵝尾罌(《日華子本草》)。 【來源】為鴨科動物鵝的尾肉。動物形態(tài)詳"鵝肉"條。 【化學(xué)成分】尾脂...
-
茜草莖
茜草莖 (《四川中藥志》) 【異名】茜草藤(《上海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莖葉。植物形態(tài)詳"茜草根...
-
半邊蘇
半邊蘇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野魚香、野蘇、火胡麻(《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香薷的全草。 【植...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吳茱萸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