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新婦
(《本草經集注》)
【異名】小升麻(《本草拾遺》),術活(《四川中藥志》),馬尾參、山花七、阿根八、鐵火鉗(《貴州草藥》)。紅升麻、馬尾參、野開麻、虎麻。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婦等的全草。
【植物形態】落新婦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45~60厘米,根莖粗大。基生葉為2~3回3出復葉,小葉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3~10.5厘米,寬2~5厘米,先端長銳尖,基部圓形,兩側不對稱,邊緣有尖銳的重鋸齒,兩面均生剛毛,尤以葉脈上為多。花莖直立,高30~50厘米,下部有鱗狀毛,上部密生棕色長柔毛,花幾無梗,成窄圓錐花序;萼筒淺杯狀,5裂,帶黃色;花瓣5,白色或紫色,長約為萼的4倍;雄蕊10,花絲青紫色,花藥青色,成熟后呈米色;心皮2,離生,基部連合,子房半上位。蓇葖果,有多數種子。花期6~7月。果期8月。
多生于山陽坡地的疏林或草叢中。分布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同屬植物華南落新婦極似本種,但植株較大,高可達3尺。小葉先端驟狹為長尖頭,花序被腺毛,花白色或淡紅色。與落新婦功效相同。分布長江以南各地。
本植物的根莖(落新婦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秋季采收。
【化學成分】全草含氫氰酸。花含槲皮素。落新婦屬含2-羥基苯乙酸。
【性味】①《四川中藥志》:"性涼,味苦,無毒。"
②《貴州草藥》:"性平,味辛。"
【功用主治】祛風,清熱,止咳。治風熱感冒,頭身疼痛,咳嗽。
①《本草經集注》:"(根)解毒。用葉?作小兒浴湯,主驚忤。"
②《四川中藥志》:"清熱止汗,治頭痛項強及腰脊疼痛。"
③《貴州草藥》:"清熱解表,祛痰止咳,斂汗。"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5~8錢;或浸酒。
【選方】①治風熱感冒:馬尾參五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②治肺癆咳血、盜汗:馬尾參、土地骨皮、尖經藥、白花前胡各五錢。煨水服,一日三次。(《貴州草藥》)
落新婦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落新婦 (《本草經集注》) 【異名】小升麻(《本草拾遺》),術活(《四川中藥志》),馬尾參、山花七、阿根八、鐵火鉗(《貴州草藥》)。紅升麻、馬尾參、野開麻、虎麻。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羅裙帶
羅裙帶 (《綱目拾遺》) 【異名】萬年青(《生草藥性備要》),秦瓊劍、牛黃傘、千層喜、文蘭樹(《植物名實圖考》),扁擔葉...
-
麻腐
麻腐 (《藥鏡》) 【異名】胡麻腐(《中國醫學大辭典》)。 【來源】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種子和合綠豆真粉的加工制成品。 【...
-
蘿芙木
蘿芙木 (《中國藥植志》) 【異名】山辣椒、山馬蹄、山胡椒、蘿芙藤(《中國藥植志》),矮青木、羊屎子、青辣椒、塘婢粘,...
-
騾寶
騾寶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馬科動物騾或耖蜴的胃結石。 【動物形態】①騾(《呂氏春秋》) 為公驢和母馬的雜交種。...
-
楝葉
楝葉 (《綱目》) 【來源】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葉。植物形態詳"川楝子"及"苦楝皮"條。 【采集】夏、秋采,曬干。 【藥...
-
?木白皮
?木白皮 (《浙江民間草藥》)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木樹皮的韌皮部。 【植物形態】?木(《本草拾遺》),又名:鵲不踏(《綱...
-
花紅葉
花紅葉 (《滇南本草》)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林檎的葉。植物形態詳"林檎"條。 【功用主治】《滇南本草》:"治小兒瘡疥。...
-
蓖麻子
蓖麻子 (《唐本草》) 【異名】萆麻子(《雷公炮炙論》),蓖麻仁(《圣濟總錄》),大麻子(《中國藥植志》),紅大麻子(《藥材...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羅裙帶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