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毛懸鉤子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紅毛貓耳扭。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全毛懸鉤子的全草。
【植物形態】全毛懸鉤子
常綠蔓生小灌木,高20~40厘米。莖無皮刺,莖和葉柄、葉片下面中脈、總花梗、花梗及萼均密生紫色剛毛狀長腺毛和淡黃色絹毛。單葉互生,紙質,卵形或寬卵形,長4.5~10.5厘米,寬3~10厘米,掌狀3~5淺裂,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尖鋸齒,兩面有柔毛;葉柄長2.5~5.5厘米;托葉羽狀深裂,裂片條形。花3~5朵,成腋生短總狀花序;苞片似托葉;花白色,徑1~1.5厘米;萼裂片披針形,內外兩面密生柔毛;花瓣5片;雄蕊多數,藥橢圓形;雌蕊花柱呈線狀,長于雄蕊。聚合果半球形,徑約1厘米,暗紅色。
生于山坡叢林內或竹林下。分布安徽、浙江、福建、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功用主治】治婦女產后受風,月經不調,四肢酸麻:全毛懸鉤子一至二兩,加紫青藤(鼠李科牯嶺勾兒茶)一至二兩,白馬骨(茜草科六月雪)、丹參各一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全毛懸鉤子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全毛懸鉤子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紅毛貓耳扭。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全毛懸鉤子的全草。 【植物形態】全毛懸鉤子 常綠蔓生小灌木,高20~40厘米。莖無皮刺,莖和葉柄、葉片下...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人參須
人參須 (《本經逢原》原作"參須")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細支根及須根。植物形態詳"人參"條。 【藥材】因加工方法不...
-
拳參
拳參 (《本草圖經》) 【異名】山蝦子(《江蘇植藥志》),倒根草(《新疆藥材》),紫參、破傷藥、刀剪藥、疙瘩參(《河北藥材...
-
人面子
人面子 (《綱目》) 【別名】銀棯(《廣州植物志》)。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人面子的果實。 【植物形態】人面子 常綠大喬木...
-
雀梅藤
雀梅藤 (《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葉。 【植物形態】雀梅蓐,又名:對節刺、對角刺、碎米子...
-
木姜子
木姜子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果實。 【植物形態】木姜子,又名:山胡椒、臘梅柴、滑葉樹、山...
-
穿根藤
穿根藤 (《福建中草藥》) 【異名】春根藤(《廣東中藥》),木頭疳(《廣西藥植名錄》),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廣東中草...
-
蒲黃滓
蒲黃滓 (《日華子本草》) 【異名】蒲萼。 【來源】系蒲黃篩選后剩下的花蕊、毛茸等雜質。 【功用主治】炒用,甚澀腸,止...
-
吊干麻
吊干麻 (《貴州草藥》) 【異名】馬斷腸、蘿卜藥、大馬桑、酸棗子藤(《中國經濟植物志》),老虎麻(《貴州草藥》),苦樹皮...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人參須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