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姜子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果實。
【植物形態】木姜子,又名:山胡椒、臘梅柴、滑葉樹、山姜子。
落葉小喬木,高3~7米。花枝細長。葉簇聚于枝端,紙質,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5~10厘米,初有絹絲狀短柔毛,后漸變為平滑;葉柄有毛。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由8~12朵花組成,具短梗;花先于葉開放;總苞片表面有毛,早落;花黃色,花梗細小,長1~1.5厘米,有絹絲狀粗毛;花被6,倒卵形;花藥4室,瓣裂,全內向,花絲僅于基部有細毛;雌花較大,有粗毛。核果球形,藍黑色,直徑約7~10毫米;果梗上部稍肥大。花期3~4月。果期8~9月。
生長于溪旁、坡地或雜木林緣。分布浙江、江蘇、江西、湖北、湖南、貴州、四川、云南、河南、甘肅、陜西、山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木椒根)、莖枝(木姜子莖)、葉(木姜子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此外,四川地區尚以同屬植物山雞椒及清香木姜子的果實作木姜子使用。
【采集】8~9月間采取。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溫,味辛。"
【功用主治】健脾,燥濕,調氣,消食。治胃寒腹痛,泄瀉,食滯飽脹。
①《貴州民間藥物》:"健脾燥濕,助消化,外治瘡毒。"
②《重慶草藥》:"逐寒、鎮痛,健胃、消飽脹。治心胃冷氣痛,冷骨風,寒食擺子,痛經。"
③《湖南藥物志》:"祛風,散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入散劑。外用:搗爛敷。
【宜忌】《重慶草藥》:"腸胃有熱者忌用。"
【選方】①治感寒腹痛:木姜子四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②治水瀉腹痛:木姜子研末,開水吞服一錢。
③治發痧氣痛:木姜子、青藤香、蜘蛛香各一錢。研末,酒吞服。
④治消化不良,胸腹脹:木姜子焙干,研末,每次吞服三至五分。(②方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⑤治關節痛:木姜子一兩,雄黃五錢,雞屎二兩。搗爛,炒熱,布包,揉擦痛處。(《湖南藥物志》)
⑥治疔瘡:木姜子搗絨外敷。(《貴州民間藥物》)
木姜子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木姜子 (《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果實。 【植物形態】木姜子,又名:山胡椒、臘梅柴、滑葉樹、山姜子。 落葉小喬木,高3~7米。花枝細長。葉簇聚于枝端,紙質,披...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木香─厚葉川木香
【中文名】:木香─厚葉川木香 【類別】:根類 【英文名】:Thick-leavedDolomiaeaRoot 【別名】:青木香、木香。 【來源】:...
-
木椒根
木椒根 (《貴州草藥》) 【異名】木姜子根(《重慶草藥》)。 【來源】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根。植物形態詳"木姜子"條。 【采...
-
木竹子
木竹子 (《綱目》) 【異名】嶺南倒捻子(《中國樹木分類學》),嶺南山竹子(《廣州植物志》),木竹果、冬竹子、龍檬果、羅...
-
牡荊
牡荊 【釋名】 黃荊、小荊、楚。 【氣味】 實:苦、溫、無毒。 葉:苦、寒、無毒。 根:甘、若、平、無毒。 莖:甘、平...
-
刺黃柏1
刺黃柏1 (《四川中藥志》) 【異名】老鼠刺、木黃連(《草木便方》),刺黃芩(《天寶本草》),山黃芩、野黃芩(《民間常用草...
-
落新婦
落新婦 (《本草經集注》) 【異名】小升麻(《本草拾遺》),術活(《四川中藥志》),馬尾參、山花七、阿根八、鐵火鉗(《貴州...
-
翅果唐松草
翅果唐松草 (《吉林中草藥》) 【異名】貓爪子(《吉林中草藥》),紅蓮(藏名)。 【來源】為毛良種植物翅果唐松草的全草或根...
-
百兩金葉
百兩金葉 (《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紫金牛科植物百兩金的葉片,植物形態詳"百兩金"條。 【化學成分】莖、葉含紫金牛...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木香─厚葉川木香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