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花子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山礬科植物黃牛奶樹的樹皮。
【植物形態】黃牛奶樹,又名:水冬瓜、花香木。
常綠喬木或灌木,形態常多變化。芽及幼枝均被灰褐色短柔毛。單葉互生,革質或紙質;披針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約20厘米,寬約6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鋸齒,上面平滑、綠色,下面淡綠色,中肋凸出,上疏生白毛;葉柄長約1.5厘米。穗狀花序,腋生,無毛或有短細毛,長為葉柄的2~6倍;苞片和小苞片邊緣有腺點,小苞有粗毛;花萼長約2毫米,無毛,5裂,裂片覆瓦狀排列;花冠白色,裂片長約4毫米;雄蕊多數;較花冠為長,花絲基部合生成不顯著的五體雄蕊;子房下位,頂端無毛。核果球形,直徑4~6毫米,頂端縊縮,宿存萼裂片直立。花期4~5月。
生于山野。分布浙江、四川、福建、廣東等地。
【性味】性涼,味苦澀,無毒。
【功用主治】散寒清熱。治傷風頭昏、熱邪口燥及感冒身熱。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泡花子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泡花子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山礬科植物黃牛奶樹的樹皮。 【植物形態】黃牛奶樹,又名:水冬瓜、花香木。 常綠喬木或灌木,形態常多變化。芽及幼枝均被灰褐色短柔毛。單葉互生...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佩蘭
【中文名】佩蘭(《本草再新》) 【類別】全草類 【異名】茴(《詩經》),蘭(《毛詩傳》),蘭草、水香(《本經》),都梁香(李...
-
泡泡草
泡泡草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異名】尖葉棘豆、山泡泡、羚羊蛋。 【來源】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 【植物形態...
-
蓬蘽
蓬蘽 (《本經》) 【異名】陵蘽、陰蘽(《別錄》),割田藨(《綱目,),寒藨(《醫林纂要》)。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灰白毛莓...
-
泡桐果
泡桐果 (河南醫學院《醫藥科研資料》(3):20~32,1972) 【來源】為玄參種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果實。植物形態詳"桐皮"條。...
-
薅田藨根
薅田藨根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茅莓根(《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茅莓的根。植物形態詳薅田?條。...
-
豆蔻
豆蔻 FructusAmomiRotundus (英)JaveAmonumFruit 【別名】 白豆蔻、圓豆蔻、原豆蔻、扣米。 【來源】 為姜科植物爪哇白豆蔻Amomumcomp...
-
米仔蘭
米仔蘭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樹蘭(《臺灣府志》),暹羅花、魚子蘭(《廣州植物志》),千里香(《陸川本草》),蘭花...
-
鱉脂
鱉脂 (《綱目》) 【異名】鱉膏(《本草拾遺》),鱉油(《現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脂肪。動物形態詳...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佩蘭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