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肉
(《本草拾遺》)
【來源】為鹿科動物小麂的肉。
【動物形態】小麂,又名:黃麂,黃?。
形小,肩高約40厘米,體長70~80厘米,尾長可達12厘米,臉部較短而寬,鼻端裸露。雄獸有角,角又短小,角尖向內向下彎曲。眶下腺長,呈彎月形的裂縫,四肢細長,蹄狹尖。毛色通常為淡栗紅色,雜有灰黃色斑點,頸背中央有一條黑線。吻至角的基部暗棕色,從眶下腺直至角的分叉處各有一黑色寬紋。體背和四肢上部近于暗栗,四肢下部為黑棕色,蹄的附近毛色暗黑色,胸、腹部、后肢內側、臀部邊緣及尾的腹面白色。尾背及臀部邊緣均有一鮮艷的橙栗色窄線。冬毛常較夏毛稍黑。
棲息于小丘陵、小山的低谷或森林邊緣的雜草叢中。性怯懦,營單獨生活,少合群。聽覺敏銳,行動靈活。以青草、樹葉、樹芽等為食。分布長江流域及珠江流域。
【性味】甘,平。
①《本草拾遺》:"味辛。"
②《日華子本草》:"涼,有毒。"
③《開寶本草》:"味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①《本草拾遺》:"主野雞病,?出作生,以姜酢進食之。"
②《隨息居飲食譜》:"補氣,暖胃,耐饑。化濕祛風,能瘳五痔。"
【宜忌】①《日華子本草》:"能墮胎及發瘡癤疥。"
②《開寶本草》:"多食能動人痢疾。"
③《隨息居飲食譜》:"痞氣滿滯者勿食。"
麂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麂肉 (《本草拾遺》) 【來源】為鹿科動物小麂的肉。 【動物形態】小麂,又名:黃麂,黃?。 形小,肩高約40厘米,體長70~80厘米,尾長可達12厘米,臉部較短而寬,鼻端裸露。雄獸有角,角...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白魚尾果
白魚尾果 (《閩東本草》) 【來源】為馬錢科植物駁骨丹的果實。植物形態詳"白魚尾"條。 【采集】9~10月采,陰干。 【功用...
-
棘葉
棘葉 (《綱目》)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葉。植物形態詳"酸棗仁"條。 【化學成分】含蕓香甙、小檗堿、原阿片堿、蠟...
-
白芷
白芷 (《本經》) 【異名】薛、芷(《楚辭》),芳香(《本經》),苻蘺、澤芬(《吳普本草》),白茝(《別錄》),香白芷(《夷堅...
-
鯽魚膽
鯽魚膽 (《綱目》) 【來源】為鯉科動物鯽魚的膽,動物形態詳"鯽魚"條。 【功用主治】①《綱目》:"取汁涂疳瘡、陰蝕瘡,...
-
金絲蓮
金絲蓮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鈍裂栝樓的葉。 【植物形態】鈍裂栝樓 多年生草質藤本,長達3米余...
-
枳殼
【中藥名稱】枳殼(《雷公炮炙論》)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枸橘、酸橙、香圓或玳玳花等將近成熟的果實。植物形態詳枸橘、...
-
荷梗
荷梗 (《本草再新》) 【異名】藕桿(《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為睡蓮種植物蓮的葉柄或花柄。植物形態詳蓮子條。 【采...
-
蒼耳花
蒼耳花 (《綱目》) 【來源】為菊科植物蒼耳的花或花蕾,植物形態詳蒼耳條。 【功用主治】①《綱目》:主白癩頑癢。 ②《...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白魚尾果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