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荊
【釋名】 黃荊、小荊、楚。
【氣味】 實:苦、溫、無毒。
葉:苦、寒、無毒。
根:甘、若、平、無毒。
莖:甘、平、無毒。
【主治】
1、白帶下。用牡荊子炒焦為末,飲服。
2、小腸疝氣。用牡荊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開,乘熱飲服。甚效。
3、濕痰白濁。用牡荊子炒為末,每服三錢,酒送下。
4、耳聾。用牡荊子泡酒常飲。
葉:
1、九竅出血。用荊葉搗汁,酒調服二合。
2、小便尿血。治方同上。
3、腰腳風濕。用荊葉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為度。
根:各各上風疾。用七葉黃荊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湯,每日飲服適量。
莖:灼瘡發熱,風牙痛。青盲內障。
荊瀝:
1、中風口噤。服荊瀝,每次一升。
2、頭風頭痛。用日取荊瀝飲服。
3、喉痹瘡腫。取荊瀝細細咽服。或以荊一把,水煎服。
4、心虛驚悸,形容枯瘦。用荊瀝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5、赤白痢。久不愈。用荊瀝飲服,每日五合。
6、瘡癬。用荊瀝涂搽。
牡荊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牡荊 【釋名】 黃荊、小荊、楚。 【氣味】 實:苦、溫、無毒。 葉:苦、寒、無毒。 根:甘、若、平、無毒。 莖:甘、平、無毒。 【主治】 1、白帶下。用牡荊子炒焦為末,飲服。 2、小腸...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木蝴蝶樹皮
木蝴蝶樹皮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土黃柏(《南寧市藥物志》),土大黃(《廣西中藥志》),千張紙樹皮(《嶺...
-
木槿子
木槿子 (《綱目》) 【異名】朝天子(《飲片新參》),川槿子(《藥材學》)。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木槿的果實。植物形態詳...
-
木槿花
木槿花 (《日華子本草》) 【異名】里梅花(《嶺外代答》),朝開暮落花(《綱目》),瘧子花(《群芳譜》),籬障花、喇叭花(《...
-
牡蠣
【中藥名稱】牡蠣(《本經》) 【異名】蠣蛤(《本經》),古賁(楊孚《異物志》),左顧牡蠣(《補缺肘后方》),牡蛤(《別錄》...
-
馬齒莧子
馬齒莧子 (《開寶本草》) 【來源】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種子。植物形態詳"馬齒莧"條。 【功用主治】《開寶本草》:"明...
-
臭牡丹根
臭牡丹根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臭楓根(《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植物形態詳"臭牡...
-
穿魚藤
穿魚藤 (《紅河中草藥》) 【異名】大穿魚草、水楊柳、疏脈山茱萸。 【來源】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 【植物形態】...
-
鵠油
鵠油 (《綱目》) 【異名】天鵝油(《通玄論》)。 【來源】為鴨科動物大天鵝的脂肪油。 【動物形態】大天鵝,又名:鵠(《史...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木蝴蝶樹皮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