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盞菊
(《福建中草藥》)
【異名】大金盞花(《廣西藥植名錄》),水漲菊、山金菊(《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金盞菊的花、根。
【植物形態】金盞菊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33~48厘米,全株有短毛。莖有縱棱。葉互生,長2.2~7.8厘米,質細嫩,長倒卵形,淡綠色,無葉柄。頭狀花序,直徑3.3~7.8厘米;花異性,放射狀;緣花舌狀,1~2列,黃色或橙色,盤花不實;總苞闊,苞片1~2列。瘦果禿凈,無冠毛。
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均有栽培。
【采集】秋季或第2年春采花及根,鮮用或曬干備用。
【化學成分】花含類胡蘿卜素約3%,中有番茄烴、蝴蝶梅黃素、毛茛黃素、玉紅黃質等;尚含揮發油約0.02%,樹脂約3.44%,粘液質約4%,蘋果酸約6.84%,十五酸,微量水楊酸,少量生物堿和具有一種有機物質的酶。根含三萜皂甙。地上部分含苦味質、由齊墩果酸和葡萄糖醛酸組成的皂甙、三萜成分山金車二醇等;尚含鞣質約6.45%。種子含脂肪油,主為月桂酸和棕櫚酸的甘油酯;其不皂化部分中含蠟醇和甾醇,還含生物堿。
【藥理作用】花、葉有消炎、抗菌作用,特別是對葡萄球菌、鏈球菌效果較好。其抗菌成分溶于醇而不溶于水。在堿性環境中,效果較好。動物試驗證明,花提取物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降低反射興奮性;靜脈注射可引起血壓降低,增強心臟活動,增大心跳振幅,減慢心率,促進狗的膽汁分泌,加速創傷愈合。歐洲民間外用于皮膚、粘膜的各種炎癥,亦可內服治各種炎癥及潰瘍(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肝膽疾患等)。用于消化道癌腫可減輕中毒癥狀、改善食欲、睡眠等,亦有用于月經不調者。酊劑在試管中對病毒有殺滅作用,但對小鼠用A2Frunzefluvirus產生的病毒性肺炎,未顯示治療效果。葉的水提取物有加速血凝的作用(凝血酶元時間縮短),但此與其中所含的鞣質和鈣鹽有關。
【性味】淡,平。
【功用主治】根:行氣活血。花:涼血,止血。
【選方】①治胃寒痛:金盞菊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或酒、水煎服。
②治疝氣:金盞菊鮮根二至四兩。酒、水煎服。
③治百瘕:金盞菊干根一至二兩。酒、水煎服。
④治腸風便血:金盞菊鮮花十朵,酌加冰糖。水煎服。(性味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金盞菊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金盞菊 (《福建中草藥》) 【異名】大金盞花(《廣西藥植名錄》),水漲菊、山金菊(《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金盞菊的花、根。 【植物形態】金盞菊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33~...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金銀花露
金銀花露 (《中國醫學辭典》) 【異名】金銀露《金氏藥帖》),忍冬花露(《中國醫學大辭典》)。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忍冬...
-
金針菜
金針菜 (《滇南本草》) 【異名】萱草花、川草花(《救荒本草》),宜男花(《滇南本草》),黃花菜、鹿蔥花(《綱目》),萱萼...
-
金盞草根
金盞草根 (《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小金盞花的根。植物形態詳"金盞草"條。 【功用主治】治疝氣。 【選方】...
-
錦地羅
錦地羅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怎地羅。一朵芙蓉花(《生草藥性備要》),落地金錢、夜落金錢(《廣州植物志》),文錢...
-
荷青花
荷青花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刀豆三七,水菖三七(《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拐棗七、大葉老鼠七(《陜西中草藥...
-
八角楓葉
八角楓葉 (《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葉。植物形態詳八角楓根條。 【功用主治】《南寧市...
-
黑沙蒿
黑沙蒿 (《內蒙古中草藥》) 【異名】油蒿(《內蒙古中草藥》),鄂爾多斯蒿(《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哈拉-沙巴嘎(蒙名...
-
白蠟樹皮
白蠟樹皮 (李承祜《藥用植物學》)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白蠟樹的樹皮。 【植物形態】白蠟樹,又名:青榔木、白荊樹、小...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金銀花露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