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葵
(《廣西中草藥》)
【異名】野芙蓉、假棉花(《廣西中草藥》),假山稔、毛夾(《海南植物志》)。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黃葵的根或葉。
【植物形態】黃葵,又名:麝香秋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約1米,全株被長租硬毛。葉互生,掌狀5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有時3~5淺裂,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近戟形,兩面均有粗毛,上部的葉片較小;托葉鉆形。花單生于葉腋,花梗長3~8厘米;小苞片7~10枚,線狀披針形,脫落;花萼佛焰苞狀,長2~3厘米;花冠鮮黃色,中央暗紫色,徑約10厘米;雄蕊管長約2.5厘米;花柱枝5,柱頭盤狀。蒴果卵狀長圓形,長5~6厘米,具短喙,果皮薄革質,被粗毛。種子腎形,有縱列乳頭狀突起,揉之微有麝香味。花期6~10月。
生于山谷、溝旁、路邊、曠野草叢中。分布廣西、廣東、云南、湖南、江西、臺灣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學成分】干葉中含有β-谷甾醇及其β-D-葡萄糖甙。鮮花瓣中含有β-谷甾醇和楊梅樹皮素及其葡萄糖甙。干的果實外皮中僅有β-谷甾醇。種子中含α-腦磷脂、磷脂酰絲氨酸及其縮醛磷脂和膽堿縮醛磷脂,并含有麝香樣香氣的麝香梨內酯。
【藥理作用】種子可用于頭痛。它還有一種吸附能力(相當于炭末的43%),能使蛇毒滅活。葉在體外有某些抗菌作用,植物的地上部分及果實有殺昆蟲作用。麝香梨內酯雖有內酯結構,但無強心作用。
【性味】《廣西中草藥》:"味微甘,性涼。"
【功用主治】《廣西中草藥》:"解毒消腫,排膿止痛。治癰瘡腫痛,無名腫毒,蛇頭瘡。"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
黃葵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黃葵 (《廣西中草藥》) 【異名】野芙蓉、假棉花(《廣西中草藥》),假山稔、毛夾(《海南植物志》)。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黃葵的根或葉。 【植物形態】黃葵,又名:麝香秋葵。 一年生或二...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黃櫨
黃櫨 (《本草拾遺》) 【異名】黃道櫨、黃櫨材(《中國樹木分類學》),櫨木(《經濟植物手冊》),月亮柴(《貴州植藥調查》...
-
黃粱米
黃粱米 (《別錄》) 【異名】竹根米(《千金食治》),竹根黃(《唐本草》)。 【來源】為植物黃粱的種仁。梁為禾本科植物粟的...
-
黃麻梗蟲
黃麻梗蟲 (《綱目拾遺》) 【異名】黃麻蟲(陶華),麻蟲(《百草鏡》)。 【來源】為椴樹科植物黃麻、莖中的一種昆蟲的幼蟲。...
-
黃櫨枝葉
黃櫨枝葉 (《河北中藥手冊》)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黃櫨的枝葉,植物形態詳"黃櫨"條。 【化學成分】葉含鞣質達33%。鞣質...
-
草蓯蓉
草蓯蓉 (《吉林中草藥》) 【來源】為列當科植物草蓯蓉的全草。 【植物形態】草蓯蓉 寄生草本,全體無毛。莖單一,直立。...
-
絳梨木子
絳梨木子 (《重慶草藥》) 【異名】打槍子(《分類草藥性》),叫梨子(《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叫耳母子,叫鈴子(《四川中藥...
-
赤楠
赤楠 (《貴州草藥》) 【異名】牛金子(《植物名實圖考》),魚鱗木、赤蘭、石柃、山石榴(《中國經濟植物志》),瓜子柴、山...
-
紅背酸藤
紅背酸藤 (《陸川本草》) 【異名】頭林沁(《廣州植物志》),酸藤木(《陸川本草》),黑風藤、風莓、酸藤(《廣西中藥志》...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黃櫨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