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背酸藤
(《陸川本草》)
【異名】頭林沁(《廣州植物志》),酸藤木(《陸川本草》),黑風藤、風莓、酸藤(《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酸葉膠藤的根及葉。
【植物形態】酸葉膠藤
木質藤本。枝柔弱,老枝暗棕色,新枝上部淡綠色,下部帶紅色。葉對生,闊橢圓形,長4~7厘米,寬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紙質,無毛,上面深黃綠色,下面被粉,羽狀網脈背面凸出且呈粉紅色;葉柄長1~2厘米。聚傘花序生于枝頂,花序柄具柔毛;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毫米;花小,粉紅色;萼5裂,裂片卵形,長約2毫米,外面被柔毛,內面具鱗片;花冠鐘形,管長約2.5毫米,5裂,裂片橢圓形,與冠管等長;雄蕊5;子房上位,矩圓形,被短毛,花柱短,柱頭2裂。蓇葖果2枚。花期4月。
生山地雜林中。分布長江以南各地。
【采集】全年可采。挖取根部曬干。葉多臨用時采新鮮品。
【化學成分】葉含游離酒石酸約1.7%,酒石酸鉀約5%。
【性味】《陸川本草》:"味酸,性涼。"
【歸經】《廣西中藥志》:"入肝經。"
【功用主治】①《陸川本草》:"消炎、殺菌,去腐穢。治口腔炎,喉炎,牙齦炎,瘡癤潰瘍。解大茶藥毒、木茹毒、巴豆毒。"
②《廣西中藥志》:"消食化滯,生津止渴,殺菌,斂瘡。治食滯脹滿;外洗膿瘍。"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4~8錢;或搗汁。外用:煎水洗。
紅背酸藤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紅背酸藤 (《陸川本草》) 【異名】頭林沁(《廣州植物志》),酸藤木(《陸川本草》),黑風藤、風莓、酸藤(《廣西中藥志》)。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酸葉膠藤的根及葉。 【植物形態】酸葉...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枸杞葉
枸杞葉 (《別錄》) 【異名】地仙苗(《日華子本草》),甜菜(《本草圖經》),枸杞尖(《滇南本草》),天精草(《保壽堂經驗方...
-
狗牙貝
狗牙貝 (《陜西中草藥》) 【異名】光慈菇、尖貝母。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胡蓮的鱗莖。 【植物形態】胡蓮 多年生草本,...
-
狗寶
狗寶 (《綱目》) 【異名】狗結石(《藥材學》), 【來源】為犬科動物狗的胃中結石。 【采集】將狗殺死后,割腹開胃,如發...
-
枸骨葉
枸骨葉 (《本草拾遺》) 【異名】貓兒刺(《綱目》),枸骨刺(《本草匯言》),八角茶(《本草從新》),老鼠刺(《綱目拾遺》...
-
百合
百合 (《本經》) 【異名】白百合(《日華子本草》),蒜腦薯(《綱目》)。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細葉百合、麝香百合及...
-
鵝涎
鵝涎 (《本草蒙筌》) 【來源】為鴨科動物鵝的唾液。動物形態詳"鵝肉"條。 【功用主治】①《本草蒙筌》:"治誤吞稻刺塞喉...
-
矮腳楓葉
矮腳楓葉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樟科植物紅葉甘橿的葉。 【植物形態】紅葉甘橿,又名:桂子樹。 落葉喬木,...
-
大黃蜂子
大黃蜂子 (《本經》) 【異名】露蜂房子(《備急方》)。 【來源】為胡蜂科昆蟲大黃蜂的幼蟲。原動物詳"露蜂房"條。 【性味...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枸杞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