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楠
(《貴州草藥》)
【異名】牛金子(《植物名實圖考》),魚鱗木、赤蘭、石柃、山石榴(《中國經濟植物志》),瓜子柴、山烏珠、細葉紫陵樹、細子蓮、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黃楊(《海南植物志》)。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態】赤楠
灌木,高1~6米。莖多分枝;樹皮茶褐色;小枝四方形。葉革質,對生,偶有3片輪生,倒卵形或闊卵形,長1~3厘米,寬0.5~3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形,全緣,羽狀側脈細小,下面隆起,無毛,具散生腺點,葉具短柄。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長2~4.5厘米;花白色;萼倒圓錐形,裂片4,短而鈍;花瓣4,分離;雄蕊多數.漿果卵圓形,徑6~10毫米,成熟時紫黑色,頂端冠以宿存萼檐;內有種子1顆。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疏林、灌木叢中和峽谷溪旁。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貴州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貴州草藥》:"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健脾利濕,乎喘,散瘀。治浮腫,小兒鹽哮,跌打損傷,燙傷。
①《植物名實圖考》:"能散血。"
②《廣西藥植名錄》:"根:治湯火傷,跌打。葉:治手指瘡。"
③《貴州草藥》:"健脾利濕,平喘。"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研末敷。
【選方】①治浮腫:赤楠根皮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②治小兒鹽哮:赤楠根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赤楠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赤楠 (《貴州草藥》) 【異名】牛金子(《植物名實圖考》),魚鱗木、赤蘭、石柃、山石榴(《中國經濟植物志》),瓜子柴、山烏珠、細葉紫陵樹、細子蓮、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黃楊(《海南植...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橙葉
橙葉 (《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甜橙葉片,植物形態詳"甜橙"條。 【化學成分】橙葉含揮發油0.2~0.3%,其中的...
-
草石蠶2
草石蠶 (《本草會編》) 【異名】地蠶(《日用本草》),甘露子、滴露(《飲騰正要》),甘露兒(《救荒本草》),土蛹(《余冬錄...
-
草靈脂
草靈脂 (《四川中藥志》) 【異名】巖兔屎、巖鼠糞(《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鼠兔科動物西藏鼠兔的糞便。 【動物形態...
-
草威靈
草威靈 (《滇南本草》) 【異名】小黑藥、葳靈仙(《滇南本草》),黑根(《貴州民間藥物》),草靈仙(《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
結根草莓
結根草莓 (《青藏高原藥物圖鑒》)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結根草莓的全草。 【植物形態】結根草莓 多年生草本,高8~12厘米...
-
海紅豆
海紅豆 (《海藥本草》) 【來源】為豆科植物海紅豆的種子。 【植物形態】海紅豆,又名:孔雀豆、紅豆、相思樹、相思格、...
-
金銀花露
金銀花露 (《中國醫學辭典》) 【異名】金銀露《金氏藥帖》),忍冬花露(《中國醫學大辭典》)。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忍冬...
-
補骨脂
【中文名】補骨脂(《雷公炮炙論》) 【類別】果實類補骨脂 【異名】胡韭子(徐表《南州記》),婆固脂、破故紙(《藥性論》...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橙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