獾油
(《綱目拾遺》)
【異名】獾子油(《黑龍江中藥》)。
【來源】為鼬科動物狗獾的脂肪油。動物形態(tài)詳"獾肉"條。
【采集】冬季捕捉,此時脂肪最厚。殺死后,取其皮下脂肪及腸網(wǎng)膜上脂肪,入鍋中熬煉成淡黃色的脂油,濾去油渣即成。
【功用主治】治中氣不足,子宮脫垂,咳血,痔瘡,疳瘡,疥癬,白禿,燙傷,凍瘡。
①《綱目拾遺》:"治頭止白禿。"
②《山東中藥》:"外敷治湯火傷。"
③《黑龍江中藥》:"內服可補中益氣,殺蟲潤腸,止咳血,胸腹脹;外用治內外痔瘡,火燒水燙,小兒疳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溶化入湯劑。外用:涂擦。
【選方】①治子宮脫垂:獾子油三錢,雞蛋七個。將油熬開后加適量水,打入雞蛋,趁熱服下,一日一次,連續(xù)服用。
②治半身不遂:獾油一斤,豆腐十塊。將豆腐用獾子油炸熟,食量不限,日服二至三次。
③治火燙、凍瘡:獾子油涂患處。
④治疥癬:獾子油涂患處,微火烤之,每日二次。(①方以下出《吉林中草藥》)
⑤治白禿:獾油,火烤,擦三、四次。如年久者,恐不生發(fā),以枸杞子煎湯飲。(《年希堯集驗良方》)
獾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獾油 (《綱目拾遺》) 【異名】獾子油(《黑龍江中藥》)。 【來源】為鼬科動物狗獾的脂肪油。動物形態(tài)詳"獾肉"條。 【采集】冬季捕捉,此時脂肪最厚。殺死后,取其皮下脂肪及腸網(wǎng)膜上脂肪...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黃?根
黃?根 (《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切頭懸鉤子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黃?葉"條。 【采集】8~9月采收。 【性味】性平...
-
滑背草鞋
滑背草鞋 (《廣西中草藥》) 【異名】蒲公莢(《廣西中草藥》),土蒲公英(《廣西植物名錄》)。 【來源】為菊科植物光栓果菊...
-
黃大豆
黃大豆 (寧原《食鑒本草》) 【異名】黃豆(《日用本草》)。 【來源】為豆科植物大豆的種皮黃色的種子。植物形態(tài)詳"黑大豆...
-
鯇魚膽
鯇魚膽 (《本草拾遺》) 【來源】為鯉科動物草魚的膽,動物形態(tài)詳"鯇魚"條。 【采集】冬季收集,陰干。 【性味】①《本草...
-
脆蛇
脆蛇 (《綱目拾遺》) 【異名】金蛇(《本草拾遺》),地鮮、蝎蛇(《嶺表錄異》),銀蛇(《開寶本草》),金星地鱔(《本草圖經...
-
吊竹梅
吊竹梅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水竹草(《嶺南大學校園植物名錄》),金瓢羹、白帶草(《福建民間草藥》),吊竹菜、紫...
-
瓜蒂
瓜蒂 (《本經》) 【異名】甜瓜蒂(陶弘景),瓜丁(《千金翼方》),苦丁香(《本草衍義補遺》),甜瓜把(《山東中藥》)。 【來...
-
大沙葉
大沙葉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大葉滿天星(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大沙葉的莖葉。 【...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黃?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