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香藤
(《陸川本草》)
【異名】藤香、雞踢香、降香(《陸川本草》),大香藤、屈葉藤、白雞刺藤,黃龍脫衣(《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藤黃檀的莖或根。
【植物形態(tài)】藤黃檀
灌木狀大藤本,高4~5米,或攀援于大樹上,高有達8米者。小枝常鉤狀或螺旋狀。單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9~13枚,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5~19毫米,寬6~9毫米,先端鈍而微凹,基部楔形或圓形,下面有伏貼柔毛。圓錐花序腋生,總花粳及花梗密被短柔毛;花小,黃白色,芳香;基生小苞片卵形,副萼狀小苞片披針形,均被銹色柔毛,脫落;萼鐘狀,萼齒5,外被短柔毛;花瓣有長爪,旗瓣圓形,先端微凹,瓣片基部有耳;雄蕊單體或2體;子房具柄,被短柔毛。莢果矩圓形,扁平,長4~7厘米。種子腎形,扁平。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于林緣及灌木叢中。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采集】夏、秋采。
【化學成分】皮含生物堿、黃酮甙、酚類、糖類。
【性味】《陸川本革》:"辛澀,溫。"
【功用主治】①《陸川本草》:"莖:行氣,止痛,破積。治心胃氣痛,久傷積痛。氣喘衄血。"
②《廣西藥植名錄》:"根:強筋骨,寬筋,活絡(luò)。樹脂:止血。治肚痛,心氣痛。"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
紅香藤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紅香藤 (《陸川本草》) 【異名】藤香、雞踢香、降香(《陸川本草》),大香藤、屈葉藤、白雞刺藤,黃龍脫衣(《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藤黃檀的莖或根。 【植物形態(tài)】藤黃檀...
文章標簽:
相關(guān)推薦
-
厚樸子
厚樸子 (《別錄》) 【異名】逐折、百合、厚實(《別錄》),厚樸實(《綱目》),厚樸果(《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木蘭科...
-
紅橡木子
紅橡木子 (《陸川本草》)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紅錐的種仁。 【植物形態(tài)】紅錐,又名:赤黎、紅黎、紅椽栲。 常綠喬木,...
-
胡蔥
胡蔥 (《唐本草》) 【異名】凍蔥(《唐本草》),葫蔥(《孫真人食忌》),冬蔥(《蜀本草》),回回蔥(《飲膳正要》),蒜蔥(《...
-
紅藥子
紅藥子 (《本草圖經(jīng)》) 【異名】紅藥、赤藥(《本草圖經(jīng)》),朱砂七、黃藥子、朱砂蓮、猴血七、血三七、毛葫蘆(《陜西中...
-
草貝母
草貝母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土貝母(《云南中草藥選》),山慈菇(《天津醫(yī)學通訊》(10):16~22,1971) 【來源】為百合...
-
光葉水蘇
光葉水蘇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馬蘭、泥燈心、野地蠶、白根草(《浙江民間...
-
廣東土牛膝
廣東土牛膝 (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斑骨相思、土牛膝、多須公、六月霜(《生草藥性備要》),白須公(《本...
-
鶴虱
鶴虱 (《唐本草》) 【異名】鵠虱(《唐本草》),鬼虱(《本草崇原》),北鶴虱(《中藥志》)。 【來源】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厚樸子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