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茅
(江西《草藥手冊》)
【異名】大密(《嶺南科學》),芭茅(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根。
【植物形態】斑茅
多年生草本,高2~4米或更高。根莖粗壯,被鱗片。稈直立,無毛,具多節,節具長須毛。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60~150厘米,寬2~2.5厘米,除上面基部密生柔毛外,余均無毛,邊緣小刺狀粗糙;葉鞘無毛或有毛,下部者長于節間,而上部者短于節間;葉舌長1~2毫米,先端截平,具小纖毛。圓錐花序頂生,大型,長30~60厘米,主軸無毛,穗軸節間長3~6毫米,具長纖毛;無柄小穗披針形,基盤具短毛;第一穎先端膜質而漸尖,背部具長毛;第二穎舟形,先端漸尖并與邊緣同為膜質而具小纖毛:第一外稃披針形,較穎稍短,第二外稃披針形,較穎短1/4,先端尖;內稃長圓形,長約為外稃之半;雄蕊3;花柱長而羽毛狀。穎果離生。花、果期5~10月。
生于山坡和河岸草地及村落附近。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廣東、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花穗(斑茅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甘,淡。
【功用主治】通竅利水,破血通經。治跌打損傷,筋骨風痛,婦人閉經,水腫盅脹。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2兩。
【選方】治月經后期:斑茅根一兩,茜草三錢,接骨金粟蘭二錢,鐵掃帚根五錢,胡頹子樹根一兩。水煎,加砂糖、水酒沖服。(性味以下出江西《草藥手冊》)
斑茅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斑茅 (江西《草藥手冊》) 【異名】大密(《嶺南科學》),芭茅(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根。 【植物形態】斑茅 多年生草本,高2~4米或更高。根莖粗壯,被鱗片。稈...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斑鳩木
斑鳩木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月中風、空心癍麻(《梧州草藥及常見病多發病處方選》),白沉沙、硬骨過山龍(《廣西...
-
柏脂
柏脂 (《本草經集注》) 【異名】柏油(《綱目拾遺》)。 【來源】為柏科植物側柏樹干或樹枝經燃燒后分泌的樹脂汁。植物形...
-
斑葉蘭
斑葉蘭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銀線盆(《峨嵋藥植》),九層蓋、野洋參(《貴州民間藥物》),小將軍(《浙江中藥資源名...
-
斑蝥
斑蝥 (《本經》) 【異名】斑貓,龍尾(《本經》),螌蝥(《說文》),斑蠔、龍蠔、斑菌、晏青(《吳普本草》),龍苗(《藥性淪...
-
鵠油
鵠油 (《綱目》) 【異名】天鵝油(《通玄論》)。 【來源】為鴨科動物大天鵝的脂肪油。 【動物形態】大天鵝,又名:鵠(《史...
-
筋骨草
【中文名】筋骨草(《北方常用中草藥手冊》) 【類別】全草類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毛緣筋骨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毛緣...
-
光葉水蘇
光葉水蘇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馬蘭、泥燈心、野地蠶、白根草(《浙江民間...
-
含羞草
【中文名】含羞草(《嶺南采藥錄》) 【類別】全草類 【異名】知羞草(《南越筆記》),怕羞草(《生草藥性備要》),喝呼草...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斑鳩木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