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油
(《藥性考》)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丁香)經蒸餾所得的揮發油(古代則多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植物形態見"丁香"。
【藥材】為淡黃或無色得澄明油狀物,有丁香的特殊芳香氣。露置空氣中或貯存日久,則漸漸濃厚而色變綜黃。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或冰醋酸中。比重為1.038~1.060。
【化學成分】見"丁香"。
【藥理】見"丁香"條。
【性味】《綱目拾遺》:"味甘辛,性大熱。"
【功用主治】暖胃,溫腎。治胃寒痛脹、呃逆、吐瀉、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①《藥性考》:"壯陽暖腎。治疝痛陰寒。"
②王殿翔《生藥學》:"用于腸胃多氣、絞痛,消化不良,惡心與嘔吐;風濕痛,神經痛,牙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以少許滴入湯劑中或和酒坎。外用:涂擦患處。
【選方】①治胃寒呃逆嘔吐甚者:丁香油,擦透中脘。
②治受寒胃痛:丁香油好酒和服。
③暖丹田,除水瀉:丁香油涂暖臍膏貼。
④散臌痞:丁香油涂臍。
⑤治痹痛:丁香油擦痛處。
⑥治口臭:丁香油揩牙。
⑦解蟹毒:丁香油一滴,同姜湯服。(①方以下出《綱目拾遺》)
⑧治蟲蛀牙痛(非炎癥性牙痛):丁香油少許,蘸以小棉球,嵌入蛀孔內。(江蘇)
丁香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丁香油 (《藥性考》)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丁香)經蒸餾所得的揮發油(古代則多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植物形態見"丁香"。 【藥材】為淡黃或無色得澄明油狀物,有丁香...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冬瓜子
冬瓜子 (《唐本草》) 【異名】白瓜子(《本經》),瓜子、瓜瓣(《金匱要略》),冬瓜仁(《別錄》),瓜犀(《荊楚歲時記》)。...
-
地血香
地血香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異名】大飯團、梅花鉆、風藤(《廣西中草藥》),吹風散、大風沙藤、大鉆骨風、冷飯團、...
-
吊干麻
吊干麻 (《貴州草藥》) 【異名】馬斷腸、蘿卜藥、大馬桑、酸棗子藤(《中國經濟植物志》),老虎麻(《貴州草藥》),苦樹皮...
-
豆腐泔水
豆腐泔水 (《隨息居飲食譜》) 【異名】豆腐泔(《慈航活人書》)。 【來源】為壓榨豆腐時瀝下之淡乳白色水液。 【性味】《...
-
合歡皮
合歡皮 (《本草拾遺》) 【異名】合昏皮(《千金方》),夜合皮(《獨行方》),合歡木皮(《綱目》)。 【來源】為豆科植物合歡...
-
雞樹條
雞樹條 (《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雞樹條子(《吉林中草藥》),糯米條(《中國經濟植物志》)。 【來源】為忍冬科植...
-
刺天茄葉
刺天茄葉 (《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葉。植物形態詳"刺天茄"條。 【采集】夏、秋采集,曬干或鮮用。...
-
白牛膽
白牛膽 (《泉州本草》) 【異名】毛老虎(《生草藥性備要》),豬耳風、大力黃(《廣西野生資源植物》),白葉菊(《廣西中獸醫...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冬瓜子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