豉蟲
(《本草拾遺》)
【異名】豉母蟲(《補缺肘后方》)。
【來源】為豉蟲科昆蟲豉蟲的全蟲。
【動物形態】豉蟲
體橢圓形,雄蟲長約7毫米,雌蟲較大。色黑或黃,有光澤。頭頂及前胸背皆光滑。上唇多直皺。復眼分離,有上下2對,上方1對,適于空氣中視物;下方1對,適于水中視物。觸角短小,分為9節,色黑,但第2節之分枝褐色。足3對,赤褐色,前肢長,中、后兩肢短小而側扁,適于游泳。翅鞘有刻點,尾端略突出翅外。
生活于池沼中,常在水面旋回游泳,夜間每飛行空中。以捕取小蟲為食。卵產于水草上,幼蟲成長后,造繭化蛹而變為成蟲。
【性味】《本草拾遺》:"消毒。"
【功用主治】《本草拾遺》:"蝕息肉,敷惡瘡。"
豉蟲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豉蟲 (《本草拾遺》) 【異名】豉母蟲(《補缺肘后方》)。 【來源】為豉蟲科昆蟲豉蟲的全蟲。 【動物形態】豉蟲 體橢圓形,雄蟲長約7毫米,雌蟲較大。色黑或黃,有光澤。頭頂及前胸背皆光...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鴟肉
鴟肉 (《食療本草》) 【來源】為鷹科動物白尾鷂的肉。動物形態詳"鷗頭"條。 【功用主治】①《食療本草》:"食之治癲癇疾...
-
赤地榆
赤地榆 (《滇南本草》) 【異名】隔山消(《昆明藥植調查報告》),紫地榆(《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 【來源】為牻牛兒苗科...
-
鴟鵂
鴟鵂 (《本草拾遺》) 【異名】怪鴟(《爾雅》),鉤鵅(《本草拾遺》),大頭鷹(《便民食療》),角鴟、轂轆鷹、鵋鶀、呼咵鷹...
-
赤豆
赤豆(紅豆、赤小豆) 【性味】:甘酸、平、無毒。 【歸經】:入心、小腸、腎、膀胱。 【功效】:除熱毒,散惡血,消脹...
-
百尾筍
百尾筍 (《貴州民間方藥集》) 【異名】石竹根(《草木便方》),竹林梢、萬花梢(《分類草藥性》),黃牛尾巴(《貴州民間方藥...
-
白術
白術 (陶弘景) 【異名】山薊、楊抱薊(《爾雅》),術(《本經)),山芥、天薊(《吳普本草》),山姜(《廣雅》),乞力伽(《南方...
-
海蝦殼
海蝦殼 (《本草撮藥》) 【來源】為對蝦科動物對蝦或龍蝦科動物錦繡龍蝦等的甲殼,動物形態詳海蝦條。 【功用主治】①《...
-
雞娃草
雞娃草 (《陜甘寧青草藥選》) 【異名】藍雪草、小藍雪草(《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刺磯松(《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鴟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