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駁骨
(《廣西中藥志》)
【異名】大還魂(《廣州植物志》),龍頭草(《廣西藥植名錄》),大駁骨消、大駁骨丹、大骨風、接骨木、大骨碎、大骨節草、大接骨(《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鴨嘴花的枝葉。
【植物形態】鴨嘴花
大灌木,高2~3米,除幼嫩部稍被毛外,余均禿凈。葉對生,矩圓狀披針形或矩圓狀橢圓形,長10~15厘米,寬3~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短尖,全緣,兩面均被微毛;具短柄,穗狀花序頂生或近頂部腋生,常數個合生,連花序柄長約10厘米;苞片卵形或倒卵形,長約1.5厘米,寬8~10毫米,被微毛;小苞片矩圓形,長1.2~1.4厘米,寬約3毫米;萼長約8毫米,裂片披針形;花冠白色而有紫色線條,長約3厘米,2唇形,上唇2裂或近全緣,下唇3裂;雄蕊2,突出;花柱線形,短2裂。蒴果長約2厘米,被毛,有種子4顆。花期春、夏。
常栽培于園圃內。分布廣東、廣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曬干或鮮用。
【性味】辛,溫。
①《廣西中藥志》:"味辛,性溫,無毒。"
②《廣西中草藥》:"味微酸辛,性平,無毒。"
【功用主治】活血散瘀。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血瘀腫痛,月經不調。
①《廣州植物志》:"全株:可以除痰和治女人月經過多癥。"
②礦西中藥志》:"通經活血,破瘀生新,止痛消腫,續絕傷。治跌打骨折,血瘀腫痛,風濕痹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兩;或浸酒。外用:搗敷。
【宜忌】孕婦慎服。
【選方】消腫止痛,接骨,并治風濕痹痛:大駁骨二兩,澤蘭一兩,透骨消一兩,雙飛蝴蝶五錢,小駁骨二兩,肉郎傘三兩,雞骨香五錢。共搗爛,酒炒熱外敷。(《廣西中藥志》)
大駁骨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大駁骨 (《廣西中藥志》) 【異名】大還魂(《廣州植物志》),龍頭草(《廣西藥植名錄》),大駁骨消、大駁骨丹、大骨風、接骨木、大骨碎、大骨節草、大接骨(《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爵...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刺蓬花
【中文名】:刺蓬花 【類別】:全草類 【英文名】:CrownofhornsEuphoriaeHerb 【別名】:鐵海棠、番鬼刺、萬年刺、虎刺。 【來...
-
刺五加
刺五加 RadixAcanthopanacisSenticosi (英) ManyprickleAcathopanaxRoot 【別名】 五加皮、 刺拐棒。 【來源】 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
-
刺三甲
刺三甲 (《天寶本草》) 【異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藥性備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
-
刺沙蓬
刺沙蓬 (《中國藥植圖鑒》) 【異名】豬毛菜、大翅豬毛菜(《東北植藥圖志》),扎蓬棵(《中國藥植圖鑒》),風滾草(《吉林中...
-
海鷂魚齒
海鷂魚齒 (《本草拾遺》) 【來源】為?科動物赤?等的牙齒。動物形態詳海鷂魚條。 【性味】《本草拾遺》:無毒。 【功用主...
-
胡桃油
胡桃油 (《普濟方》) 【來源】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種仁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態詳胡桃仁條。 【功用主治】治絳蟲,疥癬,...
-
海蜇皮
海蜇皮 (《綱目拾遺》) 【異名】白皮子(《柑園小識》),白皮紙、秋風子(《綱目拾遺》),姹皮(《醫林纂要》),羅皮(《動物...
-
斑竹殼
斑竹殼 (《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異名】斑竹衣。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剛竹的籜。植物形態詳"斑竹根"條。 【功用主治】...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刺蓬花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