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皮
(《綱目拾遺》)
【異名】白皮子(《柑園小識》),白皮紙、秋風子(《綱目拾遺》),姹皮(《醫林纂要》),羅皮(《動物學大辭典》)。
【來源】為海蜇科動物海蜇的傘部。動物形態詳海蜇條。
【性味】《綱目抬遺》:味咸澀,性溫。
【歸經】《本草撮要》:入足厥陰經。
【功用主治】化痰,消積,祛風,除濕。治痞塊,頭風,白帶,膝髕風濕,無名腫毒。
《綱目拾遺》:消痰行積,止帶祛風。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浸酒或以姜、醋拌食。外用:敷貼。
【選方】①消痞:㈠白皮子、荸薺,燒酒浸服。㈡白皮子、荸薺同煮,止食荸薺。(《王圣俞手集》)
②治頭風:白皮子貼兩太陽。(《綱目拾遺》)
③治膝髕風濕:白皮子貼之。(《綱目拾遺》)
④治無名腫毒,重者潰,輕者散;又止痛:白皮子一片,白糖霜揉軟,中開一孔貼上。(《醫方集聽》)
⑤治流火:海蜇皮薄者貼上,燥則易之。(《文堂集驗方》)
⑥治爛腿:白皮子照瘡大小,剪作膏貼,內摻銀朱。(《救生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