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沙糖
(《隨息居飲食譜》)
【異名】沙糖(《唐本草》),紫沙糖(《綱目》),黑沙糖(《本草原始》),紅糖(《醫林纂要》),片黃糖(《本草求原》)。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莖汁,經煉制而成的赤色結晶體。植物形態參見"甘蔗"條。
【性味】甘,溫。
①《唐本草》:"味甘,寒,無毒。"
②《綱目》:"性溫。"
③《醫林纂要》:"甘,熱。"
【歸經】入肝、脾、胃經。
①《得配本草》:"入足太陰經。"
②《本草求真》:"入肝。"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
④《本草撮要》:"入足太陰、陽明經。"
【功用主治】補中緩肝,活血和瘀。治產后惡露不行,口干嘔噦,虛羸血痢。
①《唐本草》:"功體與石蜜同,而冷利過之。"
②《食療本草》:"主心熱口干。"
③《日華子本草》:"潤心肺,殺蟲,解酒毒。"
④《本草衍義》:"治心肺大腸熱。今醫家治暴熱,多以此物為先導。"
⑤《綱目》:"和中助脾,緩肝氣。"
⑥《本經逢原》:"熬焦,治產婦敗血沖心,及虛羸老弱血痢不可攻者。"
⑦《本草從新》:"補,和中和血,功用與白者相仿而稍遜。和血則紫者為優。"
⑧《醫林纂要》:"暖胃,補脾,緩肝,去瘀,活血,潤腸。"
⑨《隨息居飲食譜》:"散寒活血,舒筋止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開水、酒或藥汁沖化,3~5錢。外用:化水涂或研末敷。
【宜忌】有痰濕者不宜服。
①《食療本草》:"多食損齒,發疳匿,不可長食之。"
②《本經逢原》:"助濕熱,不可多食。"
【選方】①治下痢噤口:沙糖半斤,烏梅一個。水二碗,煎一碗,時時飲之。(《摘元方》)
②治痘不落痂:沙糖調新汲水一杯服之;白湯調服亦可,日二服。(《綱目》)
③治上氣喘嗽煩熱,食即吐逆:沙糖、姜汁等分,相和,慢煎二十沸,每咽半匙。(《綱目》)
④治食韭口臭:沙糖解之。(《摘元方》)
⑤治虎傷人瘡:水化沙糖一碗服,并涂之。(《摘元方》)
⑥治火燒、水燙:赤沙糖瓦上煨,研末,菜油調敷。(《中醫雜志》(20):6,1966)
赤沙糖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赤沙糖 (《隨息居飲食譜》) 【異名】沙糖(《唐本草》),紫沙糖(《綱目》),黑沙糖(《本草原始》),紅糖(《醫林纂要》),片黃糖(《本草求原》)。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莖汁,經煉制...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臭梧桐子
臭梧桐子 (《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果實或帶宿萼的果實。植物形態詳"臭梧桐"條。 【功用主治】...
-
春花胡枝子
春花胡枝子 (《全展選編·外科》) 【來源】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全草。 【植物形態】春花胡枝子 直立灌木。枝條疏被長...
-
春花木
春花木 (《陸川本草》)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車輪梅的枝葉或根。 【植物形態】車輪梅,又名:春花、石斑木、雷公樹、鑿角...
-
樗葉
樗葉 (《綱目》) 【異名】樗木葉(《唐本草》)。 【來源】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葉。植物形態詳"樗白皮"條。 【性味】①《唐...
-
阿育魏實
阿育魏實 (《新疆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粗糙芹的種子。 【植物形態】粗糙芹 一年生草本,高0.5~1米。莖直...
-
?花根
?花根 (《福建民間草藥》) 【來源】為金縷梅科植物?花的根,植物形態詳"?花"條。 【藥理作用】①對子宮的作用 根的煎劑對...
-
川桐皮
川桐皮 CortexKalopanacis (英)SeptemlobateKalopanaxBark 【別名】 茨楸、棘揪。 【來源】 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septemlobus(Thunb.)Koidz...
-
白飯樹根
白飯樹根 (《南寧市藥物志》) 【異名】薏米蘊(《嶺南采藥錄》),魚眼報(《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大戟料植物白飯樹...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臭梧桐子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