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飯樹根
(《南寧市藥物志》)
【異名】薏米蘊(《嶺南采藥錄》),魚眼報(《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大戟料植物白飯樹的根,植物形態詳白飯樹葉條。
【采集】隨時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樹皮含鞣質,生物堿。有抗菌作用。
【性味】《南寧市藥物志》:苦微澀。
【功用主治】《南寧市藥物志》:清熱止痛,殺蟲拔膿,治咳嗽,黃膿白泡瘡,蛇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6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白飯樹根
(《南寧市藥物志》)
【異名】薏米蘊(《嶺南采藥錄》),魚眼報(《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大戟料植物白飯樹的根,植物形態詳白飯樹葉條。
【采集】隨時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樹皮含鞣質,生物堿。有抗菌作用。
【性味】《南寧市藥物志》:苦微澀。
【功用主治】《南寧市藥物志》:清熱止痛,殺蟲拔膿,治咳嗽,黃膿白泡瘡,蛇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6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桂樹根 (《綱目拾遺》) 【異名】桂根(《綱目拾遺》),桂花根(《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根或根皮。植...
白飯豆 (《陸川本草》) 【異名】云鎖豆、四季豆、龍爪豆(《植物名實圖考》),唐豇、隱元豆(《植物學大辭典》),云豆、六...
白楊樹根皮 (《四川中藥志》) 【異名】白楊皮(《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山楊的根皮。植物形態詳白楊樹皮...
巴豆油 (《綱目》)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種仁中的脂肪油。植物形態詳巴豆條。 【藥材】為黃色或黃褐色液體,有粘稠...
白果樹皮 (《滇南本草圖說》) 【來源】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樹皮。植物形態詳白果條。 【化學成分】含鞣質。內皮含莽草酸...
光葉水蘇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馬蘭、泥燈心、野地蠶、白根草(《浙江民間...
仙茅 (《海藥本草》) 【異名】獨茅根、茅爪子、婆羅門參(《開寶本草》),獨腳仙茅、蟠龍草(《生草藥性備要》),風苔草、...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