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石蠶
(《本草拾遺》)
【異名】石蠶(《本草圖經(jīng)》),石奇蛇(《生草藥性備要》),石祁蛇(《嶺南采藥錄》),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間草藥》),白毛巖蠶、巖蠶(《浙江民間草藥》),老鼠尾(《泉州本草》),土知母、墻蛇、石蚯蚓、飛線蜈蚣(《閩東本草》),上核樹、骨蛇藥、馬騮尾、筋碎補(《廣西藥植名錄》),白毛蛇(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白毛骨碎補(《福建中草藥》),石巖蠶、白花石蠶、毛石蠶(《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骨碎補科植物圓蓋陰石蕨的根莖或全草。
【植物形態(tài)】圓蓋陰石蕨,又名:陰石蕨。
多年生草本,高13~23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密被白棕色狹鱗片。葉遠生;葉柄長5~7.5厘米,基部有關(guān)節(jié);葉片三角形,長8~15厘米,寬7~10厘米,3~4次羽狀分裂;基部羽片最大,披針狀三角形,長5~8厘米,寬5~7厘米,其基部下向的2次小羽片最大,卵圓披針形,長2~5厘米,寬1~1.5厘米,其余各對2次小羽片矩圓形,基部楔形,羽狀深裂,裂片鈍頭;葉亞革質(zhì),無毛。孢子囊群在葉緣之里;囊群蓋圓形,僅基部附著。孢子期5~11月。
生于溪邊巖石上或樹上。分布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采后除去葉及須根,曬干。或鮮用。
【藥材】根莖呈長條狀,扭曲,有時分枝,長5~25厘米不等,直徑約3~9毫米。表面密被膜質(zhì)鱗片,灰白色至灰褐色,散生深棕色須狀根,并具少數(shù)除去葉柄及須根后的痕跡。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棕色或綠色,可見點狀維管束,排列成一環(huán)。氣微,味淡。
產(chǎn)浙江、江蘇、廣東、江西等地。
【化學成分】全草含黃酮甙、有機酸、氨基酸、酚類、糖類。
【性味】甘淡,涼。
①《浙江民間草藥》:"根莖:性涼,味酸辛。"
②《泉州本草》:"根莖:味淡,性平,有小毒。"
③《閩東本草》:"根莖:性涼,味甘淡,無毒。"
【功用主治】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治風濕痹痛,濕熱黃疸,咳嗽,哮喘,肺癰,乳癰,牙齦腫痛,白喉,淋病,帶下,蛇傷。
①《本草拾遺》:"根:浸酒除風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②《本草圖經(jīng)》:"根:主走注風,散血止痛,其節(jié)亦堪單用,搗篩取末,酒溫服之。"
③《生草藥性備要》:"根莖:祛風去濕。浸酒?筋骨。"
④《嶺南采藥錄》:"根:煅灰,沸水沖服。治哮喘,氣痛,肚痛;為末治蛇瘡。"
⑤《江西民間草藥》:"根莖:治婦人黃白帶,濕熱黃疸,手腳拘攣骨節(jié)痛。"
⑥《浙江民間草藥》:"根莖:善治風痹,止吐血。"
⑦《泉州本草》:"全草:驅(qū)風鎮(zhèn)痙,退風濕熱,止痛解毒。治中風口眼歪斜,癱瘓,風濕性疼痛。"
⑧《閩東本草》:"根莖:治喉蛾,白喉腫痛,牙齦腫痛,心煩,淋病;外敷手足脫臼。"
⑨《廣西藥植名錄》:"根莖:治跌打,咳嗽,黃病,小兒疳積。"
⑩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全草:祛風散濕,涼血利尿。治破傷風,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勞損,血尿。"
⑾《福建中草藥》:"根莖:清熱涼血,除濕通淋。治肺癰,乳癰,淋濁,便血,帶狀皰疹。"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研末或浸酒。外用:搗敷。
【宜忌】①《泉州本草》:"因虛勞引致癱瘓者不可用。"
②《閩東本草》:"臟寒者忌用;多服令人瀉。"
【選方】①治中風口眼歪斜、癱瘓及氣血虛弱、頭痛頭眩:陰石蕨干全草為末。每次一錢,泡酒服。(《泉州本草》)
②治風濕性關(guān)節(jié)酸痛或腰背風濕痛:陰石蕨干全草四兩。浸酒一斤,頻服。(《泉州本草》)
③治腰肌勞損,關(guān)節(jié)酸痛:陰石蕨根莖三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④治扭傷:陰石蕨鮮根莖去毛,搗爛,敷傷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肺癰:鮮陰石蕨根莖一至二兩。水煎,調(diào)冰糖服。
⑥治乳癰:鮮陰石蕨根莖適量,搗爛外敷。
⑦治帶狀皰疹:鮮陰石蕨根莖,搗爛絞汁,調(diào)雄黃末少許,搽抹患處。(⑤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⑧治風火牙痛,扁桃腺炎:陰石蕨根三至五錢。水煎服。(《實用中草藥》)
⑨治牙齦腫痛:陰石蕨根莖三至五錢(鮮者倍用)。煎湯去渣,同雞蛋煮服。(《閩東本草》)
⑩治橫痃:鮮陰石蕨根莖同白糟或醋糟共杵爛,敷患處。(《閩東本草》)
⑾治咯血,蕁麻疹:陰石蕨根莖三兩。水煎,加白糖適量,早晚空腹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草石蠶1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草石蠶 (《本草拾遺》) 【異名】石蠶(《本草圖經(jīng)》),石奇蛇(《生草藥性備要》),石祁蛇(《嶺南采藥錄》),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間草藥》),白毛巖蠶、巖蠶(《浙江民間草藥》),老鼠尾...
文章標簽:
相關(guān)推薦
-
草木灰
草木灰 (《草木灰治療大骨節(jié)病》) 【異名】冬灰、藜灰(《本經(jīng)》),薪柴灰(《綱目》)。 【來源】為柴草燒成的灰。 【化學...
-
赤陽子
赤陽子 (《滇南本草》) 【異名】救軍糧、赤果、純陽子、火把果(《滇南本草》),紅子(《分類草藥性》),救兵糧(《中國種子...
-
赤石脂
赤石脂 (《本經(jīng)》) 【異名】赤符(《吳普本草》),紅高嶺(《增訂偽藥條辨》),赤石土(《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吃油脂(《...
-
草烏
草 烏 RadixAconitikusnezoffii (英) KusnezoffMonkshoodRoot 【別名】 鴨頭、藥羊蒿、雞頭草、百步草。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北烏頭A...
-
根辣
根辣 (《廣西藥植名錄》) 【異名】大樹甘草(《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當娜(傣名)。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裂果金花的根、莖...
-
雞腎參
雞腎參 (《云南中草藥》) 【異名】對對參。 【來源】為蘭科植物厚瓣玉鳳花的塊根。 【植物形態(tài)】厚瓣玉鳳花 宿根草本,...
-
醬頭
醬頭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赤地膽。 【來源】為蓼科植物醬頭的塊根。 【植物形態(tài)】醬頭 多年生纏繞草本,長3~...
-
桂花露
桂花露 (《綱目拾遺》)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花經(jīng)蒸餾而得的液體。植物形態(tài)詳桂花條。 【性味】《綱目拾遺》:味...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草木灰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