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
(《綱目》)
【異名】章舉(《韓昌黎集》),魘、望潮(《閩中海錯疏》),小八梢魚、絡蹄(《東醫寶鑒》),蛸(《動物學大辭典》)。
【來源】為章魚科動物真蛸的肉。
【動物形態】真蛸
全體褐色,全長約可達80厘米。頭部短小,眼發達,眼周常生有小形的刺狀突起;頭頂中央有口,周圍被有口膜。口內具角質的顎,形似鳥喙。足連接于頭的前方,有腕4對,基部粗,尖端尖細,各腕長度相近,側腕較長,腹腕較短,內方有吸盤多數,成2行排列;雄性右側第3腕莖化為生殖腕。漏斗尖筒狀,漏斗器"W"型。胴部橢圓形,與頭部相連合;背面有稀疏的疣狀突起和明顯的灰白斑點。體腔內貝殼退化。外套膜后部有墨囊。
棲于砂泥海底或巖礁縫中,白天潛伏,晚出獵食甲殼類、貝類及魚類等。分布我國東南沿海。
【性味】①《綱目》:"甘咸,寒,無毒。"
⑦《東醫寶鑒》:"性平,味甘,無毒。"
【功用主治】①《綱目》:"養血益氣。"
②《泉州本草》:"益氣養血,收斂,生肌。主治氣血虛弱,癰疽腫毒,久瘡潰爛。"
【宜忌】《泉州本草》:"有蕁麻疹史者不宜服。"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食。外用:搗爛調敷。
【選方】①補血益氣:章魚炒姜、醋常食。(《泉州本草》)
②治癰疽腫毒:章魚搗爛,調冰片,敷患處。(《泉州本草》)
章魚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章魚 (《綱目》) 【異名】章舉(《韓昌黎集》),魘、望潮(《閩中海錯疏》),小八梢魚、絡蹄(《東醫寶鑒》),蛸(《動物學大辭典》)。 【來源】為章魚科動物真蛸的肉。 【動物形態】真蛸 全...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澤瀉葉
澤瀉葉 (《別錄》) 【來源】為澤瀉科植物澤瀉的葉片,植物形態詳"澤瀉"條。 【化學成分】含少量維生素C(<10毫克)。 【性...
-
獐肉
獐肉 (《別錄》) 【來源】為鹿科動物獐的肉。 【動物形態】獐(《呂氏春秋》),又名:?(《詩經》),麇(《說文》),?(《經典...
-
珍珠風
珍珠風 (《草木便方》) 【異名】珍珠柳(《草木便方》),魚子、漆大白(《四川中藥志》),鯉魚下子(《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
?子
?子 (《本草經集注》) 【異名】和圓子(《雷公炮炙論》),西南木瓜(《中藥志》)。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實。 【植...
-
野枇杷
野枇杷 (《江西草藥》) 【異名】山枇杷。 【來源】為樟科植物絨毛楨楠的葉或根。 【植物形態】絨毛楨楠,又名:猴高鐵、...
-
芭蕉花
芭蕉花 (《日華子本草》) 【來源】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植物形態詳芭蕉根條。 【性味】甘談微辛,涼。 ①《滇南...
-
南天竹葉
南天竹葉 (《綱目拾遺》) 【異名】南竹葉(《百草鏡》),天竹葉(《上海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葉片...
-
銅錢麻黃
銅錢麻黃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豆科植物中國宿苞豆的根。 【植物形態】中國宿苞豆 攀援灌木。莖細弱,被白...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澤瀉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