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本草經集注》)
【異名】和圓子(《雷公炮炙論》),西南木瓜(《中藥志》)。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實。
【植物形態】木桃(《埤雅》),又名:狹葉木瓜。
灌木,高達3米。枝棕褐色,有明顯皮孔,多刺。單葉,具柄,葉橢圓狀披針形以至披針形,長3~11厘米,寬1~3.3厘米,先端尖,基部闊楔形至近圓形,邊緣有腺狀銳尖細密鋸齒,嫩葉下面中脈被有棕色短柔毛。花數朵簇生,與葉同時或先葉開放;花萼5,近于長圓形,全緣,直立,紫紅色;花瓣5,近圓形;雄蕊多數,花藥背著;雌蕊1,子房下位,5室,花柱5,分離,下部稍連合,基部密被白色柔毛。梨果。圓錐狀卵形至卵圓形,色微黃,味酸。種子呈三角形,扁平,兩頭尖,暗褐色,光滑。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分布湖北、四川、陜西、福建、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地。
【采集】果熟時采摘,縱剖為兩半或數片,曬干或烘干。
【藥材】干燥果實略呈橢圓形,長約5~9厘米,直徑約3~5厘米。頂端有凹窩,下端較窄,有凹入的果柄痕。多縱剖為卵狀半球形,表面棕紅色至暗紅色,微有光澤,有不規則深皺紋。縱剖面中心有凹隙,赤褐色,平滑光澤,邊緣成溝槽,赤黃色,顆粒性,有時可見子房隔壁和略呈三角形的種子。質堅實。氣微香,味酸澀。以個大、色棕紅者為佳。
【性味】酸澀,平。
①《雷公炮炙論》:"味澀微酸。"
②孟詵:"平。"
【功用主治】治吐瀉轉筋,惡心泛酸,痢疾。
①《本草經集注》:"斷痢。"
②孟詵:"主霍亂轉筋,煮汁食之。"
③《本草拾遺》:"去惡心酸咽,止酒痰黃水。"
【宜忌】①《雷公炮炙論》:"傷人氣。"
②孟詵:"損齒及筋,不可食。"
?子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子 (《本草經集注》) 【異名】和圓子(《雷公炮炙論》),西南木瓜(《中藥志》)。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實。 【植物形態】木桃(《埤雅》),又名:狹葉木瓜。 灌木,高達3米。枝棕...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獐骨
獐骨 (《別錄》) 【來源】為鹿科動物獐的骨骼,動物形態詳"獐肉"條。 【性味】甘,溫。 ①《別錄》:"微溫。" ②《藥性論...
-
蟑螂
蟑螂 (《綱目拾遺》) 【異名】蜚、新撾(《爾雅》),蜚蠊(《本經》),飛現(《廣雅》),負盤(《爾雅》郭瑛注),石姜,滑蟲...
-
樟柳頭
樟柳頭 (《生草藥性備要》) 【異名】白石筍(《嶺南采藥錄》),廣東商陸(《嶺南草藥志》)。 【來源】為姜科植物閉鞘姜的根...
-
蚱蟬
蚱蟬 (《本經》) 【異名】鳴蜩(《詩經》),五、馬蜩(《爾雅》),螃(《方言》),鳴蟬(《唐本草》),秋蟬(《圣惠方》),蜘祥...
-
貓耳朵草
貓耳朵草 (《昆明藥植調查報告》) 【異名】草蚱螞蓮、土知母、毛芨蕨、龍頭鳳尾(《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裸...
-
鴨腳板草
鴨腳板草 (《分類草藥性》) 【異名】辣子草、野芹菜(《分類草藥性》)。 【來源】為毛莨科植物揚子毛茛的全草。 【植物形...
-
香椿子
香椿子 (《東北藥植志》) 【異名】椿樹子(《生生編》),椿芽樹花(《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椿花(《四川中藥志》),春尖花...
-
火炭母草
火炭母草 (《本草圖經》) 【異名】火炭毛(《生草藥性備要》),烏炭子(《植物名實圖考長編》),運藥(《分類草藥性》),山...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獐骨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