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躑躅根
(《綱目》)
【異名】山芝麻根(《梁侯瀛集驗良方》),巴山虎(《百草鏡》),鬧羊花根(《綱目拾遺》)。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的根,植物形態詳"鬧羊花"條。
【性味】《中醫藥實驗研究》:"有毒。"
【歸經】《本草新編》:"入脾經。"
【功用主治】驅風,除濕,消腫,止痛。治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痔漏,癬瘡。
《綱目拾遺》:"追風,定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錢;或浸酒。外用:研末調敷、煎水熏洗或涂搽。
【選方】①治痛風走注:黃躑躅根一把,糯米一盞,黑豆半盞。酒、水各一碗煎,徐徐服,大吐大泄,一服便能動。(傅滋《醫學集成》)
②治坐骨神經痛:羊躑躅根一錢(去外皮),土牛膝二兩,威靈仙、六月霜根各一兩。水煎,沖黃酒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跌打損傷,關節風痛:羊躑躅根一錢,土牛膝、大血藤、白茅根各三至四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④治痔漏不可刀針掛線,及服藥丸散:鬧羊花根捶碎,煎湯放罐內,置桶中,蓋上挖一孔,對痔坐定,熏之。湯冷,復熱之再熏。其管觸藥氣,自漸漸潰爛不堪。熏半月,重者一月。切不可洗。(《綱目拾遺》熏痔漏方)
⑤治中暑,中寒,中風不語,牙關緊閉,急慢驚風,小兒筋抽:鵝不食草并子一兩,南星、半夏、藜蘆、漏蘆、牙皂、鬧羊花子、鬧羊花根各一錢。俱曬燥,磨極細末。將藥吸入鼻內,噴嚏來,立時蘇醒;亦可用陰陽水,調服二、三分。(《行篋檢秘》神妙草頭痧藥)
⑥治兩腮紅腫:百合一個,山芝麻根(去皮)、貝母、元明粉各一錢,銀朱七分。加白面調敷。(《梁侯瀛集驗良方》)
⑦治魚口便毒:羊躑躅根一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⑧治癬:羊躑躅根四兩,水一斤,煎成四兩,加醋一兩,外搽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羊躑躅根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羊躑躅根 (《綱目》) 【異名】山芝麻根(《梁侯瀛集驗良方》),巴山虎(《百草鏡》),鬧羊花根(《綱目拾遺》)。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的根,植物形態詳"鬧羊花"條。 【性味】《中醫...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羊蹄葉
羊蹄葉 (《日華子本草》) 【來源】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爾羊蹄的葉片,植物形態詳"羊蹄"條。 【化學成分】羊蹄葉含槲皮...
-
羊角參
羊角參 (《陜西中草藥》) 【異名】臭兒參(《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甘肅黃精或玫瑰紅黃精的抿莖。 【植物...
-
羊角草
羊角草 (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異名】羊角桃、蛇舌草(《貴州草藥》),蛇兒草(《貴州藥植目錄》),田素香、田香蕉...
-
羊角紐花
羊角紐花 (《本草求原》)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種子的絲狀絨毛。植物形態詳"羊角拗"條。 【功用主治】①《本草...
-
海紅
海紅 (《飲膳正要》) 【異名】海棠(《通志》),海棠梨(《綱目》),棠蒸梨(姚可成《食物本草》)。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西...
-
萼果香薷
萼果香薷 (《新疆中草藥手冊》) 【異名】香薷(《新疆中草藥手冊》),土香薷(《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
地皮消
地皮消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地皮膠、刀口藥、蛆藥(《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喜櫟小苞爵床的全草...
-
熊脂
熊脂 (《本經》) 【異名】熊白(陶弘景),熊恤(《洞天奧旨》)。 【來源】為熊科動物黑熊或棕熊的脂肪油。動物形態詳"熊膽...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羊蹄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