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參
(《陜西中草藥》)
【異名】臭兒參(《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甘肅黃精或玫瑰紅黃精的抿莖。
【植物形態】①甘肅黃精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莖下部增厚,上部漸狹,如羊角狀。莖由根莖先端生出,莖上部具葉。葉常3片輪生,無柄,線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側脈上生乳突狀短刺毛。花腋生,花被鐘狀,裂片6,紫堇色,具深紫色斑點;雄蕊6;子房上位,3室,每室有胚珠2~6顆。漿果紅色,球形,徑約5毫米。
生于高山林下。分布陜西。甘肅、青海、四川等地。
②玫瑰紅黃精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莖細長,每節有分枝。莖直立。幼時葉多互生,成長后常3葉輪生;披針形,長3~7厘米,寬7~10毫米,全緣,先端不卷曲,葉背脈上被白色茸毛。花腋生,花梗長約7毫米,下垂;花被鐘狀,裂片6;雄蕊6,著生在花被管中部;子房上位,三棱形,花柱長,柱頭3裂。漿果球形。花期夏季。
分布新疆、陜西等地。
【采集】夏、秋間采挖,去須根,洗凈,以開水燙后曬干。
【藥材】干燥根莖具節,常自節處分段,每段呈角狀分歧,表面黃白色,有明顯縱皺紋與大小不等的莖痕及根痕,常附以少數須根。質較軟,斷面淡黃白色。氣無,味微苦。
【性味】《陜西中草藥》:"味甘微苦,性涼。"
【功用主治】①《陜西中草藥》:"平肝熄風,養陰明目,清熱涼血。治頭痛目疾,咽喉痛,高血壓癥,癇癥,癤癰。"
②《陜甘寧青中草藥選》:"補脾潤肺,生津。治肺結核,病后虛弱,口渴,神經衰弱,肝陽頭痛,食欲不振,腰腿酸軟,糖尿病。"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研末或浸酒。
【選方】治高血壓癥:羊角參二兩,手兒參、太白黃精,茱芩草各三錢。共為細粉,每次二錢,日服二至三次。(《陜西中草藥》)
羊角參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羊角參 (《陜西中草藥》) 【異名】臭兒參(《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甘肅黃精或玫瑰紅黃精的抿莖。 【植物形態】①甘肅黃精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莖下部增厚,上部...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羊角草
羊角草 (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 【異名】羊角桃、蛇舌草(《貴州草藥》),蛇兒草(《貴州藥植目錄》),田素香、田香蕉...
-
羊角紐花
羊角紐花 (《本草求原》)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羊角拗種子的絲狀絨毛。植物形態詳"羊角拗"條。 【功用主治】①《本草...
-
羊脬
羊脬 (《綱目》) 【異名】羊胞(《千金方》)。 【來源】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膀胱。動物形態詳"羊肉"條。 【性味】《隨...
-
羊血
羊血 (《唐本草》) 【來源】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血,動物形態,詳"羊肉"條。 【化學成分】主要成分(除含水約4/5外)為...
-
豹骨
豹骨 (《醫林纂要》) 【來源】為貓科動物豹的骨胳。 【動物形態】豹,又名:程(《莊子》),失刺孫(《夢溪筆淡》),金錢豹...
-
羅裙帶
羅裙帶 (《綱目拾遺》) 【異名】萬年青(《生草藥性備要》),秦瓊劍、牛黃傘、千層喜、文蘭樹(《植物名實圖考》),扁擔葉...
-
小柿子葉
小柿子葉 (《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小葉黑面葉的葉。植物形態詳"小柿子"條。 【采集】全年可采。 【功用主...
-
人參果
人參果 (《陜西中草藥》) 【別名】人頭七、開口箭。 【來源】為蘭科植物角盤蘭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角盤蘭 多年生...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羊角草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