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草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蜈蚣蕨(《湖南藥物志》),小貫仲(《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鳳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蜈蚣草
多年生草本,高1.3~2米。根狀莖短,被線狀披針形、黃棕色鱗片,具網狀中柱。葉叢生,葉柄長10~30厘米,直立,干后棕色,葉柄、葉軸及羽軸均被線形鱗片;葉矩圓形至披針形,長10~100厘米,寬5~30厘米,1次羽狀復葉;羽片無柄,線形,長4~20厘米,寬0.5~1厘米,中部羽片最長,先端漸尖,先端邊緣有銳鋸齒,基部截形,心形,有時稍呈耳狀,下部各羽片漸縮短;葉亞革質,兩面無毛,脈單1或1次叉分。孢子囊群線形,囊群蓋狹線形,膜質,黃褐色。
生墻上或石隙間。分布陜西、甘肅、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臺灣及華南、西南各地。
本植物的根(蜈蚣草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平,味淡。"
【功用主治】①《貴州民間藥物》:"治疥瘡。"
②《湖南藥物志》:"辟疫,消腫,退熱。治腹痛,痢疾,蜈蚣咬傷,無名腫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4錢。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選方】治疥瘡:蜈蚣草(全草)二兩,一掃光四兩。大蒜桿(干的)四兩。煎水洗,一日三次。并須內服消毒藥:白土茯苓、白鮮皮、蒲公英各一兩,八爪金龍四錢。煎水服,一日三次。(《貴州民間藥物》)
蜈蚣草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蜈蚣草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蜈蚣蕨(《湖南藥物志》),小貫仲(《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鳳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蜈蚣草 多年生草本,高1.3~2米。根狀莖短...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梧桐白皮
梧桐白皮 (《本草圖經》) 【異名】梧桐皮(《履?巖本草》)。 【來源】為梧桐科植物梧桐去掉栓皮的樹皮。植物形態詳"梧桐子...
-
蜈蚣萍
蜈蚣萍 (《綱目拾遺》) 【異名】麻藻(《群芳譜》),邊箕萍(《綱目拾遺》),水百腳、槐瓢、水舌頭草(《上海常用中草藥》...
-
五眼果樹皮
五眼果樹皮 (《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南酸棗的樹皮。 【植物形態】南酸棗,又名:酸棗、酸醋樹。 落葉喬...
-
蜈蚣七
蜈蚣七 (《陜西中草藥》) 【異名】黑驢蛋、牌樓七。 【來源】為蘭科植物大花杓蘭的根、根莖及花。 【植物形態】大花杓蘭...
-
蛤蜊粉
蛤蜊粉 (《本草會編》) 【異名】蛤粉(《圣惠方》)。 【來源】為蛤蜊科動物四角蛤蜊等貝殼的粉末。動物形態詳"蛤蜊"條。...
-
枸骨樹皮
枸骨樹皮 (《本草拾遺》) 【來源】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樹皮,植物形態詳"枸骨葉"條。 【化學成分】含咖啡堿、皂甙、鞣質...
-
黃麻根
黃麻根 (《綱目拾遺》) 【來源】為椴樹科植物黃麻的根,植物形態詳"黃麻葉"條。 【性味】①《現代實用中藥》:"苦,溫,...
-
水蓮沙
水蓮沙 (《峨嵋藥植》) 【異名】?刺木、巖楞子(《中國樹木分類學》),高山帶子白馬骨(《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梧桐白皮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