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珠
(《江西草藥》)
【異名】石半夏、石里開、一滴珠、水滴珠(《江西草藥》),水半夏、獨葉一支花、巖芋、天靈芋、一粒珠、巖珠、蛇珠、獨龍珠(《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心葉半夏的塊莖。
【植物形態】心葉半夏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塊莖球形。葉片1,戟形或心形,長5~8厘米,綠色或淡紫色;葉片與葉柄的連接處和葉柄下部各生1珠芽。肉穗花序自基部生出,外有佛焰苞,花序軸附屬物細長,外露?;ㄆ谙募?。
生于陰濕的草叢中、巖石邊和陡峭的石壁上。分布長江以南各省。
【采集】春、夏季采收。
【性味】《江西草藥》:"性溫,味辛,有小毒。"
【功用主治】止痛,行瘀,消腫,解毒。治頭痛,胃痛,腹痛,腰痛,跌打損傷,乳癰,腫毒。
①《江西草藥》:"消腫解毒,散瘀止痛。"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散結。"
【用法與用量】內服:研末裝膠囊,1~2分。外用:搗敷。
【選方】①止痛,消炎,抗過敏,用于頭痛,神經痛,胃痛,腹痛,漆瘡及其它過敏性皮炎:滴水珠,研粉裝入"0"號膠囊,每顆含0.5克,成人每服2顆,一天二至三次。(浙江《中草藥抗菌消炎經驗交流會資料選編》)
②治急性胃痛:滴水珠根一至二個。搗爛,溫開水送服。(《江西草藥》)
③治腰痛:滴水珠(完整不破損的)鮮根一錢。整粒用溫開水吞服(不可嚼碎)。另以滴水珠鮮根加食鹽或白糖搗爛,敷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④治跌打損傷:滴水珠鮮根,搗爛敷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挫傷:滴水珠鮮根二個,石胡荽(鮮)適量,甜酒少許。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⑥治乳癰,腫毒:滴水珠根與萆麻子等量。搗爛和凡士林或豬油調勻,外敷患部。(《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滴水珠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滴水珠 (《江西草藥》) 【異名】石半夏、石里開、一滴珠、水滴珠(《江西草藥》),水半夏、獨葉一支花、巖芋、天靈芋、一粒珠、巖珠、蛇珠、獨龍珠(《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燈心草根
燈心草根 (《開寶本草》) 【來源】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根及根莖。植物形態詳"燈心草"條。 【采集】夏、秋采取。 【性...
-
刀豆殼
刀豆殼 (《醫林纂要》) 【來源】為豆科植物刃豆的果殼。植物形態詳"刀豆"條。 【采集】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果實,曬干...
-
地柏葉
地柏葉 (《植物名實圖考》) 【異名】地柏枝、野柏樹(《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丹雪鳳尾、傷寒草、止血草、石蜈蚣、小葉鳳...
-
倒赤傘
倒赤傘 (《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倒赤傘的全草。 【植物形態】倒赤傘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莖粗...
-
半春蓮
半春蓮 (《江西草藥》) 【異名】半層蓮、大葉黃龍纏樹。 【來源】為蘭科植物小花蜻蜒蘭的根莖。 【植物形態】小花蜻蜒蘭...
-
淡味當藥
淡味當藥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異名】苦草、小方桿、烏金散。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當藥的全草。 【植物形態】當藥...
-
白魚
白魚 (孟詵) 【異名】蹺魚(《滇南本草》),饕魚(《綱目》),白扁魚(《本草求原》)。 【來源】為鯉科動物翹嘴紅蹺的肉。...
-
大對經草
大對經草 (《陜西中草藥》) 【異名】大花金絲桃、大葉劉寄奴(《陜西中草藥》),老君茶(《陜西草藥》)。 【來源】為藤黃科...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燈心草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