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菊
(《嶺南采藥錄》)
【異名】玉芙蓉(《嶺南采藥錄》),白艾、白香菊(《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葉。
【植物形態(tài)】芙蓉菊
直立、分枝亞灌木,高10~40厘米。葉互生,緊聚于枝頂,狹倒卵狀楔形,長2~3厘米,密被灰白色短柔毛,頂端3~5齒裂或分裂,基部狹長,裂片卵形或狹矩圓形。頭狀花序近球形,直徑4~5毫米,生于上部葉腋內(nèi),具柄,成一頂生、具葉的總狀花序;花雜性;外圍兩列的花雌性,管狀,2或3短齒裂;中部的兩性,管狀,5短裂。瘦果有棱角5,頂冠以短小、分裂的鱗片。花期春季。
我國中南及南部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芙蓉菊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福建中草藥》:"辛苦,微溫。"
【功用主治】治風(fēng)寒感冒,癰疽,疔瘡。
①《嶺南采藥錄》:"治小兒驚風(fēng),取葉搗爛敷臍中。"
②《福建中草藥》:"祛風(fēng)濕,消腫毒。"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5~6錢。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風(fēng)寒感冒:芙蓉菊干葉五至六錢。水煎,調(diào)冰糖服。
②治癰疽初起,無名腫毒:芙蓉菊鮮葉適量,紅糖少許。搗爛敷患處。
③治疔:芙蓉菊鮮葉、野菊鮮葉。搗爛,調(diào)蜜敷患處。(選方出《福建中草藥》)
香菊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dǎo)讀】:香菊 (《嶺南采藥錄》) 【異名】玉芙蓉(《嶺南采藥錄》),白艾、白香菊(《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葉。 【植物形態(tài)】芙蓉菊 直立、分枝亞灌木,高10~40厘米。葉互生...
文章標(biāo)簽:
相關(guān)推薦
-
仙人杖
仙人杖 (《本草拾遺》) 【異名】退秧竹(《嶺南采藥錄》),癟竹(《藥材資料匯編》)。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淡竹及苦竹等枯...
-
仙人掌
仙人掌 (《綱目拾遺》) 【異名】風(fēng)尾?(《廣東新語》),龍舌(《桂乎縣志》),平慮草、老鴉舌(《南安府志》),神仙掌,霸王...
-
仙掌子
仙掌子 (《綱目拾遺》) 【異名】千歲子、鳳栗(《廣東新語》)。 【來源】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果實。植物形態(tài)詳"仙人掌...
-
仙頂梨
仙頂梨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異名】苦梨。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仙頂梨的果皮。 【植物形態(tài)】仙頂梨 落葉喬木,高...
-
南木香
南木香 (《云南中草藥》) 【異名】小南木香、土木香、打鼓藤、串石藤、白防己、金不換(《云南中草藥》),藤子暗消(《云...
-
鱖魚膽
鱖魚膽 (《綱目》) 【來源】為蹯科動物鱖魚的膽,動物形態(tài)詳鱖魚條。 【采集】臘月采取,懸掛于通風(fēng)無日處,陰干用。...
-
接骨丹1
接骨丹1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象耳朵(《云南中草藥選》),大葫蘆葉(《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山茱萸科...
-
鱉脂
鱉脂 (《綱目》) 【異名】鱉膏(《本草拾遺》),鱉油(《現(xiàn)代實用中藥》)。 【來源】為鱉科動物中華鱉的脂肪。動物形態(tài)詳...
版權(quán)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仙人杖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