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光散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奶漿藤(《貴州藥植目錄》),烏骨藤、黃木香、下奶藤(《云南中草藥選》),大苦藤、地甘草(《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扁藤、癩藤子、白暗消(《紅河中草藥》)。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通關藤的藤、根或葉。
【植物形態】通關藤
落葉攀援藤本,長2~6米。根粗壯,木質,圓柱形,長而少分枝,外皮灰褐色。藤莖粗而長,下部圓柱形,淡黃褐色;上部綠色,扁圓柱形,有明顯對生的兩條縱溝;各部折斷后均有白色乳漿;嫩枝密生淡黃色柔毛。葉對生;心臟形,長8~14厘米,寬5~10厘米,先端尖或淅尖,全緣或波狀,下面有淡黃色或灰白色短柔毛;葉柄長4~6厘米。多花組成腋生的傘房花序;花小,花瓣紅黃色。蓇葖果紡錘形,成對生長,長5~9厘米,密被灰黃色絨毛。種子有絲光毛?;ㄆ谙募?。
生于向陽山坡雜木林中或攀援于巖壁上。分布云南。
【采集】莖秋、冬采集。刮去栓皮,切片曬干。根全年可采。
【化學成分】莖含苦味甾體酯甙,其主要甙元可能為肉珊瑚甙元。
【藥理作用】①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豚鼠腹腔注射從通關藤莖中分離出的苦味甾休酯甙(總甙,簡稱"通光散甙")100毫克/公斤,有一定平喘作用(組織胺噴霧引喘法)。家兔靜脈注射60毫克/公斤,能對抗組織胺1倍致死量,但在豚鼠則不能對抗組織胺的致死量。離體豚鼠支氣管灌流試驗表明,能使組織胺引起的氣管痙攣松弛,亦能減弱組織胺引起的豚鼠離體腸管收縮。本品并無鎮咳(小鼠氨水引咳法)及法痰(麻醉犬)作用。
②其他作用
麻醉犬靜脈注射通光散甙有短暫、輕度的降壓作用,無快速耐受現象,其降壓似與中樞無關,離體兔耳血管灌流試驗表明,它能直接擴張血管。離體兔心灌流試驗表明無冠脈擴張作用。家兔靜脈注射后,從心電圖觀察對心肌無損害。1%通光散甙在試管內抗菌作用較差,除對綠膿桿菌有一定作用外,對其他許多致病菌皆無效。小鼠灌胃,用至1500毫克/公斤,未見中毒和死亡。小鼠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247±28.61毫克/公斤。
【性味】①《云南中草藥選》:"苦,微寒。"
②《紅河中草藥》:"苦微甘,涼。"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平喘。治肺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咽喉炎,扁桃體炎,膀胱炎,療瘡腫毒。
①《云南中草藥選》:"消炎,止咳,平喘,抗癌。治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各種癌癥,風濕,跌打,骨折,眼底疾患,胃病。"
②《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治咽喉炎,胃腸積熱,肺炎,扁桃體炎,膀胱炎。"
③《貴州藥植目錄》:"活血生肌,催乳,止咳。治咳嗽,跌打,筋斷骨折,乳少。"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喉頭炎,口腔潰爛:大苦藤泡水服。(《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②治腸胃炎,胃痛,黃疸型肝炎:扁藤根莖一兩。水煎服。(《紅河中草藥》)
③治疔瘡腫毒:通光散鮮葉適量。搗爛外敷。(《云南經濟植物》)
④治各種癌癥:通光散一兩至一兩五錢,白胡椒十粒。煎服。(《云南中草藥選》)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通光散1~3兩加水500毫升,煎至100~150毫升,每日分3次服:或制成浸膏片,每片0.5克,每日3次,每次2~3片。治療260例,經一療程(10天)的觀察,臨床治愈75例(28.8%),顯效80例(30.8%),好轉85例(32.7%),總有效率為92.3%。其中用片劑治療喘息型慢性氣管炎67例,觀察30天,有效率達86%,臨床控制率為32%,顯效率為31%。初步認為本品有較好的平喘及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但消炎作用較差。多數在用藥7~10天后癥狀消失或減輕。治程中無明顯副作用,僅部分病人服藥后有口干、頭暈、上腹部不適、惡心,極個別發生藥物疹,一般不需處理。
通光散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通光散 (《云南中草藥選》) 【異名】奶漿藤(《貴州藥植目錄》),烏骨藤、黃木香、下奶藤(《云南中草藥選》),大苦藤、地甘草(《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扁藤、癩藤子、白暗消(《紅河中草藥...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通花根
通花根 (《木草便方》)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通脫木的根。植物形態詳"通草"條。 【采集】10~11月采挖。 【性味】①《草木...
-
桐木
桐木 (《綱目》)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木材。植物形態詳"桐皮"條。 【化學成分】毛泡桐木部含泡桐素、異...
-
通天草
通天草 (《飲片新參》) 【異名】荸薺梗(《飲片新參》),地栗梗、荸薺苗(《蘇州本產藥材》)。 【來源】為莎草科植物荸薺的...
-
桐皮
桐皮 (《本經》) 【異名】白桐皮(《藥性論》),水桐樹皮(《瀕湖集簡方》),桐木皮(《綱目》)。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泡桐...
-
黃花仔
黃花仔 (《閩南民間草藥》) 【異名】吸血草(《閩南民間草藥》),索仔草(《實用中草藥》)。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粘毛黃花...
-
姜皮
姜皮 (《本草圖經》) 【異名】生姜皮(《食療本草》),生姜衣(《江蘇植藥志》)。 【來源】為姜科植物姜的根莖的栓皮。植物...
-
蜻蜓
蜻蜓 (《本草經集注》) 【異名】燈烴、負勞(《爾雅》),餡(《淮南子》),吾蛉(《方言》),桑?(《說文》),胡蝶(崔豹《古今...
-
藎草
藎草 (《本經》) 【異名】菉竹(《詩經》),王芻(《毛詩傳》),黃草(《吳普本草》),蓐、鴟腳莎(《爾雅》郭璞注),菉蓐草...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通花根
下一篇: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