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雄
(《本經》)
【異名】白幕(《本經》)。
【來源】為附子或草烏頭之形長而細者。植物形態詳"川烏頭"及"草烏頭"條。
【炮制】①《雷公炮炙論)):"宜炮皴坼后去皮尖底用,不然陰制用并得。"
②《藥性論》:"干姜制用之。"
③《日華子本草)):"凡丸、散炮去皮臍用,飲藥即和皮生使甚佳。"
④《綱目》:"熟用。一法,每十兩,以酒浸七日,掘土坑,用炭半枰煅赤,去火,以醋二升沃之,侯干,趁熱入天雄在內,小盆合一夜,取出,去臍用之。"
【性味】辛,熱,有毒。
①《本經》:"味辛,溫。"
②《別錄》:"甘,大溫,有大毒。"
③《藥性論》:"大熱,有大毒。"
【功用主治】祛風,散寒,燥濕,益火助陽。治風寒濕痹,歷節風痛,四肢拘攣,心腹冷痛,痃癖百瘕。
①《本經》:"主大風,寒濕痹,歷節痛,拘攣緩急,破積聚邪氣,金瘡,強筋骨,輕身健行。"
②《別錄》:"療頭面風去來疼痛,心腹結積,關節重,不能行步,除骨間痛,長陰氣,強志,令人武勇,力作不倦。又墮胎。"
③《藥性論》:"能治風痰,冷痹,軟腳毒風,能止氣喘促急。殺禽、蟲毒。"
④《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一切氣,助陽道,暖水藏,補腰膝,益精明目,通九竅,利皮膚,調血脈,四肢不遂,破痃癖百結,排膿止痛,續骨,消瘀血,補冷氣虛損,霍亂轉筋,背脊僂傴,消風痰,下胸膈水,發汗,止陰汗,炮含治喉痹。"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8~2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宜忌】陰虛陽盛及孕婦禁服。
《本草經集注》:"遠志為之使。惡腐婢。"
【選方】①治元陽素虛,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大、小便滑數,小便白渾,六脈沉微,除痼冷,扶元氣及傷寒陰毒:烏頭、附子、天雄(并炮裂、去皮臍)等分。為租末,每服四錢,水二盞,姜十五片,煎八分,溫服。(《肘后方》三建湯)
②治腎臟虛積,冷氣攻腹疼痛,少力,行步難,不思飲食:天雄(炮裂、去皮臍)二兩,茴香子(炒)、山芋、蜀椒(去目及口合者,炒出汗)各-兩。上四味,搗羅為末,用羊腎一對,切去皮膜細研,酒、面同煮成膏,候冷拌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酒鹽湯任下,空心食前服。(《圣濟總錄》天雄丸)
③治風濕痹皮肉不仁,骨髓疼痛不可忍者:天雄(炮裂,去皮臍)、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桂(去粗皮)一兩半,干姜(炮)三兩,防風(去叉)三兩。上五味,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日三夜一。(《圣濟總錄》天雄丸)
天雄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氣:
【導讀】:天雄 (《本經》) 【異名】白幕(《本經》)。 【來源】為附子或草烏頭之形長而細者。植物形態詳"川烏頭"及"草烏頭"條。 【炮制】①《雷公炮炙論)):"宜炮皴坼后去皮尖底用,不然陰制用并得...
文章標簽:
相關推薦
-
鐵海棠
鐵海棠 (《福建民間草藥》) 【異名】麒麟花(《中國植物圖鑒》),老虎竻、獅子竻(《廣州植物志》),玉麒麟、番鬼刺(《廣西...
-
田蔥
田蔥 (《嶺南采藥錄》) 【異名】中蔥(《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田蔥科植物田蔥的全草。 【植物形態】田蔥 直立草本...
-
鐵海棠花
鐵海棠花 (《全展選編?婦產科》)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鐵海棠的花朵。植物形態詳"鐵海棠"條。 【功用主治】治功能性子宮...
-
田唇烏蠅翼
田唇烏蠅翼 (《全展資料選編?傳染病》) 【異名】水老虎、水百足、黃花兒(《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田基豆...
-
赤銅屑
赤銅屑 (《唐本草》) 【異名】熱銅末(《圣惠方》),銅末(《朝野僉載》),銅落、銅花、銅粉、銅砂(《綱目》),紅銅未(《本...
-
泥胡菜
泥胡菜 (《救荒本草》) 【異名】苦馬菜、牛插鼻(《質問本草》),石灰菜(《江蘇野生食用植物》),糯米菜、貓骨頭(《貴州草...
-
雀榕根
雀榕根 (《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桑科植物筆管榕的根。植物形態詳"雀榕葉"條。 【功用主治】治乳癰,干根五錢,酒水...
-
老白花
老白花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異名】白花羊蹄甲(《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紅花紫荊,紅紫荊、彎葉樹(《中國高等植物...
版權聲明:
1、本文系會員投稿或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觀點和立場;
2、本站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3、若侵犯您的版權或隱私,請聯系本站管理員刪除。
上一篇:鐵海棠
下一篇:暫無